论任璧莲的“世界主义”书写策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中最突出的代表任璧莲,被认为是一位倡扬“世界主义”书写策略的作家,她的“世界主义”书写超越了长期以来缠绕华裔美国作家们的“文化认同”主题,不再期待美国白人的承认,而是认为每个人的身份和族裔都是流动的,都可以互相转换,甚至可以变为自己想要的任何属性,从而每一个人都只是“世界人”。她倡导“世界主义”书写策略跟其生活教育经历、青少年时期深受犹太文学影响以及当时美国大环境密切相关。   从《典型的美国佬》到《爱妾》,虽然创作时间跨度十多年,她依然坚持倡导文化身份自由,族裔流动的“世界主义”书写策略。《典型的美国佬》发出了对“我是谁”的追问,《梦娜在希望之乡》完整地描述出族裔身份可自由变换的“世界人”,《谁是爱尔兰人?》、《爱妾》传达出回归超越族裔的和谐家园的信念。而任璧莲之前的作家大多强调“身份认同”,致力于塑造“模范族裔”和“刻板中国人”的形象。因此,她的“世界主义”书写策略超越了作家们一直认同的“文化认同”主题,打破了过去白人主流社会强加给亚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诉求一种“世界人”的身份。   这一书写有着积极意义,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任璧莲的写作意义超越了文学层面,“世界主义”书写策略的背后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解构,对人性的呼唤,对回归家园的期盼以及对本质主义的批判。在此意义上任璧莲开创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学术界对于宗教思想与艾略特的批评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不够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艾略特的宗教思想阻碍了其批评的发展;虽然存在一些相关的研究,但也不够充分和深入。本论文
徐灿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词人,其词境界开阔,她是开女性词之风气的关键人物。本文拟对徐灿词创作心态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从根本上把握词情以及词的美感特质。   一个作家的创作心
学位
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在世界文坛上声名显赫。卡夫卡作品及其作品研究在中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这主要表现在卡夫卡对中国当代作家有着
艾丽丝·门罗是当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她著作丰富,以创作短篇小说为主,且成就显著。她将短篇小说这一题材发挥创作到极致。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的作品不仅涉及到
本文采用艺术人类学视角以及研究策略,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历史优先性作为原则,以不同民族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前提,从美感的形成机制入手探讨美感问题。  本文首先谈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方法研究太原、西安、长沙、绩溪、南昌、温州、福州、梅县、广州等9个方言点的擦音系统。考察了各方言点擦音的时长以及声学空间分布。   在时长方面,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