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中最突出的代表任璧莲,被认为是一位倡扬“世界主义”书写策略的作家,她的“世界主义”书写超越了长期以来缠绕华裔美国作家们的“文化认同”主题,不再期待美国白人的承认,而是认为每个人的身份和族裔都是流动的,都可以互相转换,甚至可以变为自己想要的任何属性,从而每一个人都只是“世界人”。她倡导“世界主义”书写策略跟其生活教育经历、青少年时期深受犹太文学影响以及当时美国大环境密切相关。
从《典型的美国佬》到《爱妾》,虽然创作时间跨度十多年,她依然坚持倡导文化身份自由,族裔流动的“世界主义”书写策略。《典型的美国佬》发出了对“我是谁”的追问,《梦娜在希望之乡》完整地描述出族裔身份可自由变换的“世界人”,《谁是爱尔兰人?》、《爱妾》传达出回归超越族裔的和谐家园的信念。而任璧莲之前的作家大多强调“身份认同”,致力于塑造“模范族裔”和“刻板中国人”的形象。因此,她的“世界主义”书写策略超越了作家们一直认同的“文化认同”主题,打破了过去白人主流社会强加给亚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诉求一种“世界人”的身份。
这一书写有着积极意义,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任璧莲的写作意义超越了文学层面,“世界主义”书写策略的背后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解构,对人性的呼唤,对回归家园的期盼以及对本质主义的批判。在此意义上任璧莲开创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