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佑《四书温故录·孟子》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hui2638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嘉时期,经学研究盛行考据之风,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学者们对《孟子》的解读不囿于宋明以来的理学范畴,往往更加关注《孟子》一书中的考据问题。仁和赵佑顺应学术潮流,在充分借鉴赵岐、孙奭、朱熹等孟学名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据学角度着手解读《孟子》文本,训释名物,对前人注疏中的纰漏和讹误提出质疑,剖析是非得失,集中体现在其重要著作《四书温故录》中的《孟子》部分。赵佑的《四书温故录·孟子》无论是对微观具体问题的训释,还是对宏观抽象问题的诠释,都对后世的《孟子》注疏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很多论点至今仍被学者推崇。《四书温故录》作为一种读书札记,与正规疏体相比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个别词条的训释缺乏足够佐证,但瑕不掩瑜,赵佑的考证之功仍可圈可点。赵佑的考据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治学并不囿于考据范畴,赵佑《孟子》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治学方法的转变上,即由纯粹的考据研究到兼顾义理的治学倾向。研究赵佑及其《孟子》学成就,有助于正确评价赵佑在清代《孟子》学史上的地位。
其他文献
宋代的三班院是负责管理三班使臣名籍、磨勘、差遣的中央人事机构。宋初设立三班院,其职权继承于宣徽院,元丰改制后被改组为吏部侍郎右选。宋太宗即位之后,三班使臣数目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