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石墨烯协效阻燃TPU的构建、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多功能工程热塑性塑料,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应用领域广泛。然而,TPU易燃,火焰剧烈伴有浓烟,因此,提高TPU的阻燃抑烟性能非常重要。由于TPU对生产工艺条件要求高,传统阻燃剂的添加量较大,效率低,且容易破坏其机械性能,因而限制其应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1)本为采用优化的密闭氧化-还原法制备出一种纳米阻燃协效剂Fe-石墨烯(IG),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高浓度TPU/IG复合材料母粒。进一步采用母粒-熔融共混法制备TPU/IG纳米复合材料。(2)分别以聚磷酸铵(APP)、焦磷酸蜜胺盐(MPP)、次磷酸铝(AHP)等磷系阻燃剂作为阻燃剂,IG作为协效剂制备阻燃TPU复合材料。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CCT),热重分析(TG),热重-红外联用(TG-IR),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 94)及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研究样品的燃烧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密闭氧化-还原法制备的IG,石墨烯片层达到很好的剥离,且含有很少的含氧基团,IG在TPU/IG纳米复合材料中分散良好。与纯样相比,样品TPU/IG-0.25的峰值热释放速率下降78.0%,总热释放下降23.6%,峰值生烟速率下降65.7%,烟因子下降65.0%,而样品的储能模量增加了44.1%(-60℃)和39.7%(20℃)。同时IG的添加可以有效减少TPU基体热解过程中含氮物质以及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研究发现,IG协效APP、MPP、AHP等磷系阻燃剂应用于TPU体系均呈现出优异的协效阻燃效果。与纯样相比,样品TPU/APP/IG-0.25,峰值热释放速率下降92.8%,总热释放下降55.6%,总烟释放下降34.7%,而剩余质量增加88.6%;样品TPU/MPP/IG-0.25,峰值热释放速率下降91.5%,总热释放下降56.0%,总烟释放下降了30.7%,剩余质量增加52.0%;样品TPU/AHP/IG-0.25,峰值热释放速率下降90.2%,总热释放下降67.8%,总烟释放下降了56.9%,剩余质量增加4.3倍;三个样品锥形量热仪测试后炭渣平滑致密,而TPU/AHP/IG体系炭层相对更加致密,且呈现片层结构。热重结果显示,IG可以催化三类磷系阻燃剂在较低温度下的分解,提高体系的交联成炭能力,因而三个样品在高温阶段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体系交联成炭提高了样品热稳定性的同时,热重-红外联用结果也表明,三个样品在热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更少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出CO2和H2O等不燃性气体。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益气养血,燥湿解毒敛疮类中药配伍治疗烧烫伤的疗效。方法:自拟备急烫伤膏(黄芪、当归、黄柏、血余、刘寄奴等)治疗各类烧烫伤500例。结果:治愈498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宫外孕经药物治疗以及保守性手术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宫外孕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开腹
目的分析、总结治疗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难点、要点,为治疗这种畸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广东省口腔医院领面外科病房及正畸科2002年7月~2006年7月接受治疗的安氏Ⅱ类骨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QC)小组在护生实习出科考试评价中的作用。方法QC小组参与本科实习生出科考试的监控。结果QC小组活动前后两届学生内、外科出科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
通过对啤酒酵母、果酒酵母、活性化干酵母3种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对比研究找出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的对数生长期为8-30h,30h达到最高值;果酒酵母的对数生长期为4-2
目的探究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感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用药的不同
整体衣柜是与建筑室内环境融为一体的集成定制家具产品,其与建筑界面存在紧密的衔接关系,科学合理的收口方式是整体衣柜实现定制设计生产销售的重要技术支持。分别介绍了整体
眼见春光大好,不少人不由得心里长草,趁着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4月5日,黄山景区人挤人登上热搜,不得不开启紧急限客入园模式。而开启“人从众”模式的景区,可不止黄山一个。
报纸
冷战结束后,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崩盘,东北亚各国敌友阵线分明,地区冲突矛盾不断的局势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冷战遗产犹存、南北关系、朝核问题等热点频发以及多边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在生物医学文献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研制出一系列生物医学文献信息产品.笔者认为,医学图书馆应强化生物医学文献数字化建设,合理引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