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是指项目编码期间或编码后,学习者对所学项目在未来时间内记忆成绩做出的评估。研究表明,项目重复次数强烈影响学习者的JOL值,而在时间上有间隔的重复所获得的记忆成绩要优于那些集中重夏,这一现象称为间隔效应(spacing effect)。然而,对于集中学习和间隔学习的项目,学习者所做出的判断值(JOLs)并不存在显著差异。Koriat的线索模型提出,影响学习判断的线索主要有三类:内部线索、外部线索和记忆线索。内外部线索可以对学习者的判断值产生直接影响,且这一影响是通过理论的、分析式推论起作用的。基于此,本研究中,实验一采用间隔知识指导和学习策略两因素混合设计,试图通过对学习者进行有关间隔效应的知识指导,以期达到他们对集中和间隔学习这两类学习策略下记忆成绩预测的明确区分,进一步验证Koriat的线索模型。视觉系统所获得的信息占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而且人们经常使用相对大小来作为知觉刺激的线索。知觉因素是近年来学习判断影响因素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知觉流畅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刺激的客观特征,如刺激呈现的字体、清晰度、呈现时间等(张旭锦,2010)。因此,继实验一的研究结果,实验二采用项目呈现方式和学习策略两因素混合设计,通过操纵项目呈现方式(即项目呈现的字体大小),进一步探讨了呈现方式对学习判断中间隔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对学习者进行有关间隔效应的知识指导,可影响他们的JOL值和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但不影响其实际回忆成绩;(2)呈现方式对学习判断中间隔效应的影响是通过知觉流畅性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