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传播接受比较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翘楚之作,综合考察现有对两部作品的研究情况,传播与接受的比较还是空白。本文主要以《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两部作品在传播接受过程的异同,并分析背后的原因。本文将主体内容分为了四个部分:传播期待、传播动因、传播方式及传播概况、社会评价及接受。第一部分是传播期待,通过作者小说观念的比较,可以看到蒲松龄与纪昀都有一定的传播期待;从作者创作动机的比较上看,可分析出纪昀的传播期待高于蒲松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作品的传播动因。首先是文学价值,在清代评价体系里,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价值体现虽各有侧重,但都促进了作品传播。其次是商业价值,相较《聊斋志异》而言,纪昀的身份地位为《阅微草堂笔记》的商业价值加分不少。最后是政治因素,劝善惩恶这一主题在《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中都有一定的体现,符合清代统治阶层的口味,对两部作品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作品的传播方式及概况。首先是借阅传抄,在创作过程中, 《聊斋志异》主要是亲友之间的传抄, 《阅微草堂笔记》则以抄胥抄录为主;作品成型后, 《聊斋志异》的抄本较多,而《阅微草堂笔记》则尚在创作中就被书商私自刊刻,故抄本较少。其次是刊刻出版,本文将刊刻时间分为清代、民国以及建国后,分别探讨了各个时段的刊刻情况,并通过数量的比较,分析出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最后是影视戏曲改编,无论是戏曲还是新时期的影视作品, 《聊斋志异》的改编数量都要多于《阅微草堂笔记》。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作品的社会评价及接受情况。首先是正文评点,文章通过对两部作品评点数量、涵盖面及质量的比较,可以看到《聊斋志异》比《阅微草堂笔记》更受评点者的青睐。其次是作品评价,具体体现在序跋和著述里。序跋部分的评价主要以赞扬为主,著述中的评价则随时代变化有所不同。最后在仿作的比较上, 《聊斋志异》同样更受后世文人青睐。
其他文献
采用问卷与访谈等形式抽样调查了作为浙江省首个家庭农场培育发展试点市——衢州的48家家庭农场,通过调研了解了衢州市家庭农场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欠发达地区家
本文以《四书疑节》及其作者袁俊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四书疑节》及其作者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并就
降雨是平时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天气。雨天环境的特殊性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对于雨天环境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驾驶员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
我国的气象产业一直以来是由国家投资建设和发展的,气象部门拥有较为先进和完备的气象观测系统,为大众提供天气和灾情预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众多行业对气象产品的个
在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中,内部审计是有效的监督手段之一,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遏制财务违法乱纪行为、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基于审计的国有企业
台湾是全球最易发生天然灾害的地区之一,防灾的投入目前是以公务部门为主体。作者阐述了台湾防灾产业的现状,介绍了日本、美国防灾产业的成功经验,并以台湾气象产业为例对未
《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两部小说成书时间相差六十多年,一前一后,横跨康乾盛世。这两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儒生形象,其中最具有
道家文化从产生之初到现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所提倡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和虚怀若谷等思想主张,影响着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政治,小到黎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宋初17位词人及晏殊、柳永、欧阳修、张先四人的词作、诗文。希望在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的基础上,了解词体的发展脉络和成熟过程,还原宋初不同阶层
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学成果中,寓言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先秦时期的动物寓言作为先秦寓言的一个分支,不仅在内容上精妙简洁、诙谐幽默,而且在手法上运用地也十分巧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