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沉水樟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uzhou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水樟是我国樟科樟属的重要经济树种,是我国台湾和大陆的间断分布种。由于长期以来对沉水樟的掠夺性利用,导致目前国内沉水樟天然林资源锐减,已处在濒危境地,目前仅在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沉水樟林,已被列为我国三级濒危保护植物。因此进行沉水樟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揭示沉水樟种群濒危的原因和内在机制,保护和恢复沉水樟资源已成为当前林学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研究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对沉水樟种群生殖生态学方面研究的现实,选择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沉水樟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沉水樟迁地保护林的调查,从种群生殖生态学角度,进行沉水樟生殖物候及生殖系统观测,研究沉水樟种子生理生态学及种子品质,同时探讨沉水樟迁地保护途径,并从沉水樟种群静态生命表编制、种群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谱分析、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种群高度结构与生存的关系、种群高度级及径级与沉水樟生殖的关系、沉水樟种群及周围主要生态位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通过分析沉水樟的种群结构及在群落中的地位,找出沉水樟种群的演替规律及其濒危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沉水樟的生殖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沉水樟的果实发育过程分为幼果膨胀期、果实休眠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快速生长期,其中休眠期时间占果实发育期54%;沉水樟在幼果膨胀期和换叶期出现落果高峰,说明养分竞争是影响沉水樟果实生长的重要因素。2、沉水樟的杂交指数为3,表明沉水樟繁育系统是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其花粉胚珠比为244.7-2588,说明沉水樟是兼性异交:用重力玻片法确定沉水樟是以风媒方式传粉,在沉水樟花期没有传粉昆虫出现,但发现有类似实蝇的蝇出现于花间。沉水樟的开花状况属于同步发生花期,以同时大量开花并进行自花授粉形式来保障生殖成功。3、沉水樟种子的横径一般0.50-0.83cm之间,纵径一般在0.87-1.28cm之间,种皮淡黄褐色,胚芽和子叶乳白色。其果实包括胚根、子叶、种皮、内果皮、中果皮和外果皮等6部分。解剖过程中发现沉水樟种子存在极其严重的空心现象,种子质量极差,成熟饱满
其他文献
Pib是利用图位克隆技术从水稻克隆出来的第一个抗稻瘟病主效基因。由于Pib基因来自基因组文库,其DNA序列保持了该基因在原基因组中的自然状态。这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结构与抗稻瘟病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材料。 首先采用DNAman软件对全长Pib基因序列进行酶切位点分析。 其次根据Pib基因的结构特点,将Pib结构基因克隆进双元载体构建了5个植物表达载体pNAR501、p
为了建立RNAi(RNA interference)在水稻基因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技术,本文以pCAMBIA1301为载体,以Pi-HIT-1基因为干扰的靶基因,设计了一个不同序列长度的插入序列,和一个无关模拟序
八木天线作为天线领域的经典天线,具有端射性好,增益高,易于加工等优点,无论在民用,还是在军用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在工程应用中,单一的天线或许不能满足特定的工作环境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技术、扫描及透射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染色体制片技术对红鲫((?))×元江鲤((?))F1、F2进行了研究。对F1的性腺结构,特别是精巢及精于的超微结构进行了重点观察,
本文首先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了提取苜蓿皂苷的工艺条件;以大孔吸附树脂AB-8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联用富集、纯化总皂苷类成分;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出一种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