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证明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SpHb)在小儿围术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为术前筛查和术中输血等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持续监测术中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可用于研究输注液体在体内的分布和消除情况,可为临床输液提供指导。第一部分: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在小儿日间手术术前评估的应用目的:采用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用于小儿日间手术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的研究(正常范围Hb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2例拟行日间手术的小儿,记录其基本信息。试验在所有小儿做术前准备时进行。在稳定状态下,采用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检测小儿SpHb值和脉搏灌注指数PI值,同时抽取静脉血样送实验室检测相应的tHb值,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以及改良血红蛋白误差网格分析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设定tHb值9 g/dL为日间手术是否取消的阈值。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未发现PI≤2%者,PI平均值为4.8%±2.1%。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SpHb与tHb的相关系数r=0.58(P<0.001),说明两种检测血红蛋白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无创SpHb与有创tHb差值的平均偏倚(准确性)为-0.44 g/dL,平均偏倚的标准差(精确性)为1.04 g/dL,95%一致性界限(LOA)为-2.5~1.6 g/dL,表明这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改良血红蛋白误差网格分析显示,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可以准确检测绝大部分数据(97%,118/122),但是无创数据集有4个“假阳性”值(无创观察值低于9 g/dL,而其相对应的有创值却高于9 g/dL),其中2例位于下部B区,1例位于A区峡部,1例位于下部C区,这4个SpHb值会对是否取消日间手术的临床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C区最严重。结论:本研究通过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对拟行日间手术的非贫血小儿的血红蛋白值的研究,发现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SpHb)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以用于小儿日间手术术前评估的初筛检查,可以减少这些小儿的静脉穿刺需要。第二部分: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在小儿择期大手术术中监测的应用目的:采用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用于小儿择期大手术术中监测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的研究(低Hb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5例拟行择期大手术的小儿,记录其基本信息。记录麻醉前基准值和麻醉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以及术毕共5个时间点的SpHb值、PI值和对应的tHb值。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以及改良血红蛋白误差网格分析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设定tHb值7 g/dL为术中输血阈值。结果:共采集175对血红蛋白数据,其中8对数据因为PI<2%剔除,最后共有167对数据纳入统计分析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SpHb与tHb的相关系数r=0.92(P<0.0001),说明两种检测血红蛋白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无创SpHb与有创tHb差值的平均偏倚(准确性)为0.12 g/dL,平均偏倚的标准差(精确性)为0.75 g/dL,95%一致性界限(LOA)为-1.3~1.6g/dL,表明这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改良血红蛋白误差网格分析显示,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可以准确检测绝大部分数据(95%,158/167),但是无创数据集有2个“假阳性”值和7个“假阴性”值,这9个数据点均分布在A区和B区,无数据点在C区,这9个SpHb值会对是否需要术中输血的临床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都不是非常严重。结论:本研究通过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对行择期大手术、术中血红蛋白值出现降低的小儿的血红蛋白值的研究,发现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SpHb)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7 g/dL为输血阈值,可以为术中输血和液体治疗提供实时准确的参考依据。第三部分: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用于小儿术中输注液体的分布与消除的研究目的:通过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SpHb)获得连续的无创Hb数据来计算和分析两个年龄组小儿(1-3岁,4-6岁)全麻下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在体内的分布和消除情况。方法:共纳入28名拟行择期大手术的小儿,记录其基本信息。采用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术中持续监测SpHb,记录入手术室状态平稳时、开始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后每10分钟(直至120分钟)、手术结束时、4h共16个时间点的SpHb值、PI值、SpO2、HR以及即刻尿量。利用物质守恒定律动态分析输液产生的容量扩张过程。结果:血浆稀释变化趋势图显示,两个年龄组的血液稀释程度均有所增加,但是在试验结束时,年龄较大组(4-6岁)的稀释程度更加明显,达15%-20%,且个体差异较大。然而,两组之间的稀释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平均尿量曲线图显示年龄较大组(4-6岁)患儿产生的尿量更多,且个体差异更显著,但体内平均存留时间(MRT)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净容量的描绘图显示在输液后20分钟处出现一个转折点,此后净容量的累积速度变缓。结论:本研究是率先采用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SpHb)用于择期手术患儿全麻下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的容量动力学的研究,得到术中输注羟乙基淀粉后的血浆稀释曲线,发现两组(1-6岁)患儿输注羟乙基淀粉后均可产生一定的扩容效果,输注同比例的羟乙基淀粉后年龄较大组患儿的尿量产生更多排泄更快。研究证明采用无创脉搏血红蛋白监测仪持续监测术中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来计算液体的分布和消除是可行的。此外,通过对液体输入和尿量排出的分析可以判断不同液体对小儿血容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