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结构实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改进及隔震支座布置的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ovezx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隔震结构设计方法日趋成熟,但无论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时程分析方法,还是建筑隔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一般工程人员都很难理解掌握,同时,隔震设计时需要多次调整隔震支座参数和布置进行试算,且结果不一定达到最优,设计效率较低,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隔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针对隔震结构的实用优化设计展开研究,首先对隔震结构实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精度进行改进,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其次采用优化方法,完成隔震支座最优布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分析了隔震结构实振型分解法和复振型分解法的理论背景,通过一个隔震工程实例,讨论了采用强迫解耦的实振型分解法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当隔震层的阻尼比不超过20%,强迫解耦造成的误差不超过5%;当隔震层的阻尼比达到30%,强迫解耦造成的误差达到10%;随着隔震层阻尼比的增加,强迫解耦造成的误差增大且增大的趋势更显著。(2)除强迫解耦的方法外,讨论了影响隔震结构实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精度的其它几个因素,分别为:隔震层等效线性化参数,阻尼参数计算和设计反应谱。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分析,针对隔震结构提出了改进的实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通过三个典型的工程实例计算后表明,与时程分析结果相比,采用改进后的实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误差在5%左右,可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3)给出了一种隔震支座布置优化方法。该方法将隔震支座布置优化的问题分为两个优化问题,首先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确定隔震层的最优参数,然后依据隔震层最优参数,采用线性规划法,确定隔震支座型号、参数和布置。该优化方法简单可行,可给出较好的隔震支座布置方案。(4)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隔震结构支座布置优化程序。利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函数和SAP2000 OAPI,用MATLAB完成遗传算法时,调用SAP2000进行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最终确定隔震层最优参数,再借助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函数,得到隔震支座优化布置。通过两个实际隔震工程的算例分析后发现,优化后的隔震方案,无论减震效果还是经济效益,均优于原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事件,这给项目的成功带来了风险。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交付产品,与项目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有很大关系。文章对软件项目风险的基本概念、软件项
使用自编的“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辅助口头访谈,现场观察的方法,了解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总结出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以合成酯为基础油研制的高温链条油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高温润滑性能和抗结焦性能。经实际使用表明,研制的高温链条油可以满足高温链奈的润滑要求。
介绍了热水采暖系统运行及调整的注意事项,分析了立支管阀门、集气罐的作用,提出了使热水采暖系统的调节和集排气操作达到理想程度的有效措施,以实现良好的供暖效果.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医患沟通培训在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在校就读医学生120名进行本次研究,分组办法使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共分两组,即观察组
政治环境和学术生态是蔡元培时代北京大学治理的历史起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稳定和安宁,教育领域呈现出失序和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eting aneurysm of aorta)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血液进入内膜下的中膜层,导致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又称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s)。近年来多层螺旋CT发展很快,特别是多维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弓夹层的诊断显示明显的优势,提高了诊断阳性率,使之成为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16层螺旋C
[摘要]目的 观察丹奥与巴曲酶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0例,用丹奥80mg,每日二次,共2周,联合应用巴曲酶每隔一日10U、5U、5U静点,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