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新西兰兔颈动脉内膜组织形态改善作用及对兔血清血脂水平、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及机体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同时,观察复方芪麻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改善气虚痰浊型CAS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揭示复方芪麻胶囊改善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3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芪麻胶囊低剂量组(1.5g/kg)、复方芪麻胶囊高剂量组(3g/kg)和阿托伐他汀钙组(2.5mg/kg),每组7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取高脂饲料(50 g·d-1)喂养,连续喂养18周。而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于第1、3、5天给予牛血清白蛋白注射的方法构建兔CAS模型。第13周开始,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6周,18周后,各组新西兰兔均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2周后,抽取兔血清检测血脂水平(TC、TG、LDL-C、HDL-C)、血清APN、血清炎症因子(MCP-1、NLRP3、TNF-α、IL-10),然后处死实验兔取双侧颈动脉观察兔颈动脉组织学变化、并测定颈动脉组织内血管病变相关因子(VCAM-1、ICAM-1、PECAM-1、MMP-9、TGF-β1),同时取实验兔胸腺及脾脏检测T淋巴细胞CD4+CD25+Foxp3+/CD4+CD25+、CD4+CD25+/CD4+等免疫指标的水平变化。2.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痰浊型CAS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联合治疗组,其中脱落6例,实际纳入99例,各组3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复方芪麻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复方芪麻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值,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C、HDL-C),血清 APN、ox-LDL、LOX-1 水平、肝功能(ALT、AST)指标水平变化,同时观察用药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颈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颈动脉内膜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兔颈动脉结构清晰,内膜完整光滑,管腔无异常改变;模型组兔颈动脉表现出典型CAS病理学变化,动脉内膜增厚、缺损、管腔表面不光滑,可见较多不定形物质和坏死物质沉积,并出现狭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新西兰兔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均明显减轻,且管腔表面较为光滑,少见薄层脂斑环绕沉积,散在内皮缺损;复方芪麻胶囊高剂量组颈动脉内膜厚度较低剂量组降低趋势更为显著。2.颈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血脂及相关因子指标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 TC、TG、LDL-C、MCP-1、NLRP3 和 TNF-α 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APN及炎症因子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兔颈动脉组织中ICAM-1、VCAM-1、PECAM-1、MMP-9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5),TGF-β1 mRNA 表达显著下降(P<0.05);兔胸腺及脾脏组织中免疫指标CD4+CD25+Foxp3+/CD4+CD25+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阿托伐他汀钙组、复方芪麻胶囊高、低剂量组兔血清 TC、TG、LDL-C、MCP-1、NLRP3 和 TNF-α 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APN及炎症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兔颈动脉中IC AM-1、VC AM-1、PECAM-1、MMP-9mRNA 表达显著下降(P<0.05),TGF-β1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5),兔胸腺及脾脏组织中免疫指标CD4+CD25+Foxp3+/CD4+CD25+显著上升(P<0.05),且高剂量复方芪麻胶囊对各个指标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各组血清HDL-C及CD4+CD25+/CD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临床试验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IMT均有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佳,提示复方芪麻胶囊可显著改善CAS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 3 组患者 TC、TG、LDL-C、HDL-C、APN、ox-LDL、LOX-1、ALT、AST 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西药组;HDL-C值及血清APN则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升高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西药组。此外,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体内ox-LDL、LOX-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ox-LDL、LOX-1水平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联合治疗组、西药组、中药组。通过药物干预12周后,3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西药组A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ALT、AST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西药组AST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动物实验显示,复方芪麻胶囊改善CAS新西兰兔颈动脉内膜增厚、调节其血脂代谢、抑制其炎症反应,以及调节其免疫功能疗效确切;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复方芪麻胶囊有效调节患者血脂代谢,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颈动脉内皮损伤,降低IMT,其机制可能与加速体内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并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有关。此外,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且在一定范围内,其治疗作用可能存在量效关系,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