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流转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而对小城镇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从实践上看,小城镇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规模经济发展;有利于小城镇战略推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因而在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需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加快小城镇的土地流转。当前阶段,新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已经得到初步的发育,土地流转规模、流转速度较以前都有较大提高,但总体上看仍然不活跃。因而通过研究新场镇土地流转情况,并选择一套与新场镇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农村土地流转策略,在当前阶段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界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和主要形式,分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土地产权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和地租地价理论,并分析了小城镇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首先基于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着重分析了新场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农民的认知行为,试图通过认知行为研究来探究新场镇土地流转发展的现状;其次,基于上述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加快新场镇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场镇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土地流转数量和规模增大、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市场化特征开始凸显、以及流转开始呈现多渠道化五大特征;现阶段的流转存在改变土地用途、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信息提供和传递渠道不畅、以及流转主体存在一定认识偏差等主要问题;第二,新场镇大部分居民知晓、认可和赞同土地流转,并了解相关政策;对本地土地流转情况比较了解,认为当前阶段本地土地流转是以自发流转为主,政府在流转中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对于参与了土地流转的新场镇居民来说,大部分调查对象是愿意并主动参与土地流转的,认为影响其土地流转决策主要因素是收益、就业和保障问题,并认为当前本地土地流转的收益不合理,不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第三,基于上述研究和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推动“两化”建设推进,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等建议,来加新场镇农村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