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信号在传输中的多径效应以及无线信道的带宽有限性和非理想性,都会造成码间干扰(ISI),ISI会造成接收端误码的增加从而降低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甚至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为了克服ISI通常在接收端使用均衡器来校正或补偿系统特性,以减小ISI的影响。使用了训练序列的自适应均衡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在现有通信系统中普遍应用,另外,不需要训练序列的盲自适应均衡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论文在研究了无线通信信道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多种均衡器结构以及均衡算法,提出了一种盲自适应均衡的改进方案,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实现了一种T/2分数间隔的判决反馈均衡器。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从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出发,研究无线通信信道的特性,对无线信道中的选择性衰落、平坦衰落、多普勒扩展以及时延扩展进行了研究和仿真分析,通过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码间干扰的形成原理。2)对均衡器结构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基本的自适应均衡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着重研究了盲自适应均衡的原理和对常用的盲均衡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算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3)针对修正恒模算法(MCMA)收敛速度慢、判决反馈结构均衡器对采样时间敏感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间隔判决反馈(FS-DFE)结构的可变步长MCMA的改进均衡方案,设计方案利用了MCMA在恢复星座图的同时纠正载波的频偏和相偏的优点,利用了可变步长控制在均衡的捕获阶段使用较大的步长以便快速收敛而在进入跟踪阶段使用较小的步长以获得较低的均方误差的特点,利用了FS-DFE中分数间隔结构对采样时间不敏感和判决反馈结构抵抗多径的良好性能,实现了算法的快速收敛,获得较小的稳态误差。通过仿真结果,设计方案在调制方式为16QAM、信号通过具有高斯白噪声和多普勒频移的多径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定步长的MCMA在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上均有提高。4)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T/2分数间隔的判决反馈均衡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推导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并详细阐述了均衡器各部件的设计,在FPGA上加以实现,在实际通信环境的仿真模型下进行了时序仿真并能够在FPGA上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