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主流观点,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被认为是公司代理成本的重要体现,对侵蚀公司剩余资源、降低企业价值具有重大负面影响。受此观点的影响,国内关于高管在职消费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公司治理视角探讨如何抑制高管的在职消费问题。事实上,对处于新兴加转轨经济背景下的我国而言,高管在职消费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公司代理问题的存在,外部政治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而地市级政府官员作为我国区域政治权力层级中的核心人物,他们拥有对政府稀缺资源的配置权,决定着当地经济政策的走向,对辖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党政干部任期制度的逐步完善,地市级政府官员的更替也成为一种常态。由于官员异质性的存在以及新旧官员对政绩诉求的不同,导致在地市级政府发生官员变更后,辖区的经济政策通常会产生较大变动,从而给辖区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重大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应对地市级政府官员更替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辖区企业有着强烈的动机去与新一届政府构建良好政治关系,以求在争取政府资源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在地市级政府发生变更时,辖区企业是否会通过宴请、娱乐等高管在职消费活动进行政治寻租呢? 为此,本文从高管在职消费的视角出发,选取2009-2013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地市级政府市长变更对辖区民营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政治关联、“八项规定”等因素系统地纳入分析框架,对地市级政府市长变更与辖区民营企业高管在职消费这一关系进行更为深刻地探讨。研究发现:第一,地市级政府发生市长更替的当年,辖区民营企业的高管在职消费水平会显著增高,表明辖区民营企业为了应对市长变更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往往会利用在职消费来进行政治寻租;第二,政治关联会显著地促进地市级政府市长更替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正向作用,这表明高管拥有的政治关联背景会给企业疏通政府关系提供渠道;第三,“八项规定”的实施显著地抑制了地市级政府市长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八项规定”作为一种监管制度有效遏制了企业的政治寻租活动。此外,进一步的检验还显示,当地市级政府发生市长更替时,辖区内高管在职消费水平较高的企业可以在下一年度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上述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地市级政府发生市长更替时,辖区民营企业的高管在职消费行为是一种应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寻租行为。 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高管在职消费这一全新视角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地市级政府官员更替对辖区民营企业行为的影响,深化和拓展了地方政府官员对微观企业干预行为领域的研究文献。其次,以地市级政府官员更替为切入点,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更替与辖区民营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关系,揭示了民营企业为了获取政府资源而进行的政治寻租行为,这为理解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内在逻辑和运作原理提供了新的解释。最后,本文的研究为监管当局规范政府治理、减少政治腐败行为提供了经验依据,有助于监管部门在地方官员更替的敏感时期,加强纪律检查,促使加快建设廉洁、高效的新一届政府,以实现地方政府政治权力的平稳过渡。 本文的结构框架为: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研究的相关背景、意义、内容以及全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该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地方官员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是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关系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包括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等;第四部分是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该部分从全样本出发分析了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的关系,此外还将政治关联、“八项规定”等因素纳入研究框架,进一步分析了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与高管在职消费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变量定义、模型构建、实证结果与分析以及稳健性测试;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和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