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投喂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投喂技术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Ⅳ龄-Ⅵ龄三疣梭子幼蟹摄食节律的研究研究了连续发育阶段的Ⅳ龄、Ⅴ龄、Ⅵ龄三疣梭子蟹摄食菲律宾蛤仔时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Ⅳ龄、Ⅴ龄、Ⅵ龄三疣梭子蟹昼夜摄食是连续的,不同发育阶段的三疣梭子蟹昼夜摄食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Ⅳ龄蟹摄食高峰发生在每天的20-23时,2-5时,V龄蟹摄食高峰发生在每天的20-23时,5-8时,Ⅵ龄蟹摄食高峰发生在每天的17-20时,5-8时。从Ⅳ龄幼蟹开始,三疣梭子蟹昼夜摄食高峰时间间隔开始延长。2投喂新鲜、冷冻、烘干菲律宾蛤肉对三疣梭子蟹摄食、代谢及生长的影响研究了投喂新鲜、冷冻、烘干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肉对三疣梭子蟹(10.14g±0.53g)摄食、代谢及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干重表示的摄食不同蛤肉的三疣梭子蟹日平均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有显著差异:投喂新鲜蛤肉、冷冻蛤肉、烘干蛤肉的蟹日平均摄食率分别为6.15%±0.98%,6.33%±0.91%,10.72%±1.18%,烘干蛤肉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90%·d-1±0.37%·d-1,2.23%·d-1±0.46%·d-1,1.97%·d-1±0.30%·d-1,新鲜蛤肉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饵料转化效率分别为41.57%±5.67%,32.72%±6.60%,17.52%±1.04%,新鲜蛤肉组>冷冻蛤肉组>烘干蛤肉组(P<0.05)。蜕壳率分别为169.23%,160.00%,166.67%。摄食代谢中,各处理组三疣梭子蟹代谢率在饱食后2~4h内代谢率达到高峰,4~6h代谢率仍较高但有下降趋势。摄食不同蛤肉的三疣梭子蟹在饱食后0~2h和2~4h内新鲜蛤肉组亚硝氮排泄率显著低于冷冻蛤肉组和烘干蛤肉组,而4~6h内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氨氮排泄率、耗氧率在饱食后0~2h,2~4h,4-6h都有显著差异,冷冻蛤肉组>烘干蛤肉组>新鲜蛤肉组(P<0.05)。综上所述,在投喂量合适的情况下,投喂新鲜蛤肉三疣梭子蟹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最高,氨氮排泄率最低,既有利于提高蟹产量,又有利于清洁生产。3投喂不同处理的蛤肉三疣梭子蟹饱食时血糖含量的差异测定了投喂烘干蛤肉和新鲜蛤肉三疣梭子蟹饱食后停止进食时的血糖含量。结果表明:禁食48h的三疣梭子蟹血糖含量为0.415mmol/l±0.023mmol/l,摄食新鲜蛤肉组蟹在饱食停食时血淋巴葡萄糖含量达到0.605 mmol/l±0.010 mmol/l,烘干蛤肉组为0.620mmol/l±0.012 mmol/l,两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该血糖含量为三疣梭子蟹饱食血糖水平。烘干蛤肉组蟹达到饱食时血糖水平阈值的时间长于新鲜蛤肉组,提示烘干蛤肉可能不利于三疣梭子蟹消化和吸收。4蛤肉乌贼肉搭配投喂对三疣梭子蟹摄食、消化、生长、能量收支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菲律宾蛤肉、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肉两种饵料投喂三疣梭子蟹(54.05 g±3.51 g),设计了蛤肉、乌贼肉、2天蛤肉+1天乌贼肉、1天蛤肉+2天乌贼肉共4个处理组,研究了不同饵料搭配投喂对三疣梭子蟹的摄食、生长、消化、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蛤肉组蟹日平均摄食率(2.38%±0.28%)和特定生长率(1.59%·d-1±0.18%·d-1)显著高于乌贼肉组(1.59%±0.23%),(1.07%·d-1±0.17%·d-1)(p<0.05);蛤2乌贼1组与蛤肉组差异不显著,蛤1乌贼2组高于蛤肉组低于乌贼肉组(p<0.05)。饵料转化效率4组间差异不显著。糖表观消化率蛤2乌贼1组与蛤肉组差异不显著,蛤1乌贼2组与乌贼肉组差异不显著,乌贼肉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搭配处理组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单独投喂蛤肉和乌贼肉组。搭配处理组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单独投喂蛤肉组。搭配投喂组日摄食能显著高于乌贼肉组,与蛤肉组差异不显著。生长能比例蛤2乌贼1组与蛤肉组差异不显著,蛤1乌贼2组与乌贼肉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三疣梭子蟹摄食蛤肉时能获得比摄食乌贼肉更好的生长效果;摄食不同搭配饵料的两个处理组的生长效果均好于单独摄食乌贼肉的处理组,其中蛤肉:乌贼肉=2:1的处理组的生长效果与单独摄食蛤肉的处理组相近。生产中建议使用蛤肉或蛤肉与乌贼肉搭配(2:1)使用以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5贝肉和鱼肉交替投喂对三疣梭子蟹摄食、消化、生长、碳收支、氮收支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本研究中使用蓝蛤(Aloidis laevis)肉、太平洋牡蛎(Crasostrea gigas)肉、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肉、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肉单独投喂和蓝蛤肉加鱼肉(蓝蛤+鱼)、牡蛎肉加鱼肉(牡蛎+鱼)、蛤仔肉加鱼肉(蛤仔+鱼)交替投喂体重15.48 g±1.57g的三疣梭子蟹,研究了贝肉和鱼肉单独投喂,以及交替投喂对三疣梭子蟹摄食、消化、生长、碳收支、氮收支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各交替投喂组日平均摄食率高于鱼肉组,低于对应的贝肉组。其中差异显著(p<0.01)的为:鱼肉组<蓝蛤+鱼组<蓝蛤组,牡蛎+鱼组<牡蛎组,鱼肉组<蛤仔+鱼组。(2)各交替投喂组特定生长率高于鱼肉组。蓝蛤+鱼组特定生长率为3.17%·d-1±O.54%·d-1,高于鱼肉组的2.30%·d-1±0.29%·d-1(p<0.05),与蓝蛤组无显著差异。牡蛎+鱼组为2.63%·d-1±0.34%·d-1,高于鱼肉组,显著高于牡蛎组的1.86%·d-1±0.25%·d-1(p<0.01)。蛤仔+鱼组为3.26%·d-1±0.54%·d-1,高于鱼肉组(p<0.05),与蛤仔组无显著差异。(3)各交替投喂组生长能比例高于对应的贝肉组,蓝蛤+鱼组>蓝蛤组(p<0.01),牡蛎+鱼组>牡蛎组(p<0.01),蛤仔+鱼组>蛤仔组(p<0.05);综上所示,贝肉和鱼肉交替投喂时蟹的生长能达到或超过单独投喂时的最佳水平,交替投喂是三疣梭子蟹养殖中一种较好的饲喂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环境问题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国纷纷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将环境要素纳入刑法保护的范围,大多数国家规定了环境犯罪
<正>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石油、化工、轻纺、建材、粮食和木材加工等工业的迅速发展,采用以导热油为热载体的加热方法,在过些部门中应用愈来愈广泛。因而对加热导热油的热油炉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一个能够准确、及时、动态的获取生态资源现状的计算机软件,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GI
妇人腹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盆腔炎、附件炎及盆腔瘀血综合征等引起的腹痛,指女性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的腰腹部疼痛。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眼所见老师治愈数例妇人腹痛
美学一直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人而言,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一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译者对中国传统翻译美学做出了很多贡献,促进了美学与翻译的结合
金融控股集团是当前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许多国家的现实制度选择。频发的金融风险使金融系统的财务安全倍受瞩目,占有庞大金融资源的金融控股集团的财务安全成为这一问题的核
伴随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因城乡经济文化的不均衡发展,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的变迁,加之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发展的断裂和失衡等因素,乡村文化出现社会认同危机,故需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教育管理民主化向学生群体的自然延伸,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整体推进教育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回顾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渊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分离自鸡消化道的乳酸菌制成微生态制剂,对肉鸡进行了饲喂试验,通
本文从铁元素地球化学、影响植物铁素营养有效性的各种因素、铁的生理功能、铁素吸收与运转机制、铁素营养失调及其矫正等方面综述了铁素营养研究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