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文学汉译杂合翻译研究——以《喜福会》汉译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华裔美国文学在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文学主题到文化研究,涉及范围也相当全面。然而相形之下,华裔美国文学在翻译方面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即使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本也数量有限,而且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试从语言文化的杂合性入手,结合相关理论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进行分析,同时以具有华裔美国文学普遍特征的作品《喜福会》及程乃姗的最新汉译本为译例,探讨华裔美国文学汉译存在的问题。基于对问题的对比分析,进而提出译者在汉译华裔美国文学时的策略和原则。   第一章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及论文结构。第二章对华裔美国文学及其翻译情况以及杂合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研究方向,从杂合的角度重新看待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问题。第三、四、五章从对杂合现象及杂合翻译策略的分析、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杂合特征、杂合的功能体现以及杂合的原因切入,提出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对译者提出的挑战。通过对《喜福会》及其汉译本的译例分析和原文与汉译本杂合度等方面的对比,进一步说明华裔美国文学汉译时杂合度明显降低,这种“去杂合化”导致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翻译华裔美国文学的基本策略和译者应把握的原则。最后通过运用这些策略和原则选择性地重译《喜福会》汉译中存在问题的译例。第六章是结论部分,指出在汉译华裔美国文学时,译者不能以自己的中国语言、文化作为背景去回译,而要尽量用杂合的翻译策略,在尊重汉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对带有文化特色的词句进行异化,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中的杂合,因为原文的杂合是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特征,具有特殊的功能,其汉译的过度回译和本土化使译本呈现去杂合化,继而杂合的部分功能丧失,原文的主要文本特征也随之部分丧失,翻译的任务也就不能完全实现。因此,用杂合的策略去翻译杂合的华裔美国文学文本时,尽量重现原文本的独特语言文化风格才是译者真正应该把握的原则。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简要介绍在非对称双量子阱结构中获取克尔非线性增强的方案,其中包括利用Fano干涉实现自相位调制增强以及隧穿诱导大交叉相位调制。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cheme fo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比较《天演论》和其正式付梓前的手稿可以看出,严复在《天演论》正式付梓之前对其手稿作了较大的修改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教学的问题也逐步引起学界关注。近年来,中国内地翻译教学发展迅速。然而,与翻译教学较为成熟的港台地区及国外相比,当前的翻译教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