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在物理机制方面,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所涉及非线性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有助于深入研究介质色散对脉冲时域、频域演化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方面,超连续谱光源由于具有光谱范围极宽、相干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光通信领域尤其是波分复用技术、光谱学、光频率计量学、光学相干层析以及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论文从数值模拟和实验探索两个方面,详细研究了长脉冲和连续光机制下单波长、双波长泵浦光子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在物理机制方面,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所涉及非线性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有助于深入研究介质色散对脉冲时域、频域演化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方面,超连续谱光源由于具有光谱范围极宽、相干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光通信领域尤其是波分复用技术、光谱学、光频率计量学、光学相干层析以及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论文从数值模拟和实验探索两个方面,详细研究了长脉冲和连续光机制下单波长、双波长泵浦光子晶体光纤(PCF)超连续谱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采用自适应分步傅立叶法求解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数值模拟了长脉冲和连续光机制下单波长泵浦PCF超连续谱的形成过程。在长脉冲泵浦机制下,逐渐增加入射脉冲的峰值功率,研究了调制不稳定性在长脉冲分解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高阶孤子分解产生的红移孤子和蓝移色散波在加宽光谱长波和短波方向的作用,并且产生了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的超连续谱。在连续光泵浦机制下,逐渐增加PCF的长度,研究了连续光的分解、超短脉冲形成后的自陡效应,以及致使超连续谱向可见波段延伸的孤子诱捕效应,最后采用多次模拟求平均的方法,获得了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的超连续谱。2.从模拟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PCF中四波混频效应的产生,并且提出了基于PCF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首先,从振幅耦合方程组出发,推导了信号光和空闲光的演化方程、参量增益式和相位匹配条件,并且分析了影响四波混频增益的几个因素。其次,模拟研究了PCF的结构参数、入射脉冲的峰值功率和脉宽对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一般规律。然后,采用Nd:YAG调Q微晶片纳秒激光器在PCF的正常色散区泵浦,产生了信号光在747nm、空闲光在1848nm的四波混频效应。最后,提出了基于PCF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与基于激光器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相比,它只需一台激光器,同时提供泵浦源和转换波长,结构简单,而且由于PCF的结构灵活可调,该转换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波长转换。3.针对全光纤结构的双波长泵浦实验方案,建立合适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长脉冲和连续光机制下双波长泵浦PCF类白光超连续谱的形成过程。在长脉冲泵浦机制下,分两步研究超连续谱的产生:第一,模拟残留泵浦光和信号光的单独演化,研究它们在光谱形成中各自发挥的作用;第二,模拟它们的共同演化,以研究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及双波长群速度不匹配对产生光谱的影响。将全光纤结构的双波长泵浦方案应用到连续光机制,模拟研究了该机制下类白光超连续谱的产生,鉴于连续光激光器较高的平均输出功率,模拟结果表明连续光机制下的双波长泵浦方案有望产生高功率谱密度的类白光超连续谱。4.实验研究了皮秒、纳秒和连续光泵浦PCF超连续谱的产生。首先,提出了一种加热塌缩PCF空气孔增加其模场直径的方法,结果表明模场直径的增大,不仅可以显著增加PCF的耦合效率和表面损伤阈值,而且可以降低模场直径不匹配引起的熔接损耗。其次,基于全光纤结构的实验方案,采用持续时间为14ps的、中心波长为1064nm的皮秒脉冲泵浦PCF,产生了光光转换效率高达85%、15dB带宽从600nm以下一直延伸到1700nm以上的超连续谱。然后,基于透镜耦合的实验方案,采用脉宽为200ns、中心波长为1064nm的纳秒脉冲泵浦PCF,获得了平均功率为1.2W、10dB带宽从710nm一直延伸到1700nm的平坦超连续谱。最后,进行了连续光泵浦PCF超连续谱产生的尝试,分析了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熔接点处的热量积累,为产生高功率密度的宽带超连续谱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优异的性能以及在能源、生物医药、催化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液相合成方法因流程简便、成本较低以及易规模化制备等优点,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作为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基础问题,深刻理解液相环境下纳米结构的形核生长机理,对于制备形貌、尺寸、结构可控的纳米材料,进而调控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
目的:探讨新生鼠肝脏MΦ受RRV刺激活化后分泌及表达的可调控肝脏NK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及膜配体的变化方法:RRV分别刺激新生小鼠和成年小鼠肝脏MΦ 12h、24h、36h、48h及60h,然后在上述时间点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2、IL-23、IL-10及TNF-α的浓度及肝脏MΦ表达Rae-1、CD40阳性细胞比例,确立峰值浓度的作用时间点。结果:新生小鼠肝脏MΦ分泌的IL-12、IL-23、T
地下核爆或天然地震发生时,都会产生地震波,研究地震波所带来的信息是地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地震波理论,根据地震波波形特征,分析和解释地震记录图,是测定地下核爆炸的震源参数、研究天然地震震源过程的有效途径。当量和埋深是地下核爆中两个重要参数,准确的估计当量和埋深对于合理评估核爆的威力以及对核爆进行地震学监测的可信性检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当量估计方法通常是利用振幅或震级与当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获得当量
脑性瘫痪是最常见的儿童致残性疾病,外科手术与康复训练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总结外科手术和康复训练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相互关系,分析构建脑瘫外科与康复治疗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目前问题和相应策略,以期推动脑瘫诊疗的多学科协作。
随着光纤制造技术的长远发展,光纤光学已经成为光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光在光纤中传输所表现出的耦合、损耗、色散、偏振、非线性等特性引起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光纤特性的研究,有效推动了光波导理论的完善及相应光纤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随着模间干涉理论引入到光纤光学,基于不同光纤、不同结构模式干涉仪(MI)的光纤集成光子器件在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等领域相继出现且快速发展。得益于光纤损耗低
微服务架构是软件工程实践的最新趋势,2020年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到2022年将会有90%的新软件系统使用微服务架构。作为一种新的架构风格,微服务架构通过将应用分解为小而独立的服务进行开发和部署,为软件系统带来可部署性和高可伸缩性等诸多优势。然而,微服务如果设计不合理,也会给软件系统的质量属性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微服务架构设计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如何将单体系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昆虫病原菌,其特征是在形成芽胞的同时会产生由Cry蛋白组成的伴胞晶体,这些伴胞晶体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毒杀活性。因此,Bt成为用于微生物农药最成功的微生物,此外,Bt的Cry蛋白基因也可以通过转基因作物的方式应用于农业上重要昆虫的防治。目前关于Bt Cry蛋白防治昆虫的研究相对较多,然而对于Cry蛋白防治线虫的研究还很有限。植
第一部分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达规律目的探究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小鼠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小鼠心肌蛋白重链α(Cardiacα-myosin heavy chain,My HC-
目的:1.研究皮肤及汗腺附属器官在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特征,探讨汗腺发育在分子基因水平上的调控机制;2.研究汗腺细胞(SG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共培养和MSCs向SGCs诱导培养过程中细胞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干细胞的可塑性在皮肤创面修复和汗腺组织再生方面的治疗可行性。 方法:1.采用HE方法检测不同发育阶段人胎儿皮肤组织的生理结构和特征,其次采用免疫组化、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