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西方经济马克思主义学界,罗伯特·布伦纳的学术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具有“独创性的贡献”是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学者们纷纷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与历史开展经济学研究。当代美国经济史学家布伦纳的相关理论贡献就属此列。布伦纳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社会财产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由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所构成的宏观结构的变化。这一理论成为布伦纳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其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布伦纳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进行解释与说明,并由此引发了著名的“布伦纳之争”,这一系列的讨论都与布伦纳的“阶级结构”论,也即社会财产关系的早期表述形式有关。布伦纳认为,在一切社会中都有阶级结构的存在,并且决定了该社会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个体的经济行为方式。通过这场论战,在吸取马克思、多布等学者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布伦纳形成了自己的过渡理论,且其社会财产关系理论也得以初步形成。到了90年代,布伦纳又基于自己的社会财产关系理论,开展了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之后经济发展由长期繁荣到长期衰退这一现象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布伦纳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产能过剩所引发的过度竞争导致的。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虽然是研究资本主义的产物,但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具有可以借鉴的现实意义。总结起来,市场经济本身的弊端、我国内部经济环境存在不良因素以及外部经济危机的波及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因素,甚至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因此,我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减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国内需求;加强政府金融监管,防范危机渗透等,从而保证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危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