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人类行为识别等概念相继提出,固态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技术不再局限于导弹制导和地质勘探等军用和民用领域,并逐步进入商业消费品视野,这使得相关应用与需求更加广泛。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的面阵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单光子的接收与识别,表现出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人类行为识别等概念相继提出,固态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技术不再局限于导弹制导和地质勘探等军用和民用领域,并逐步进入商业消费品视野,这使得相关应用与需求更加广泛。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的面阵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单光子的接收与识别,表现出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然而,随着阵列规模的增加,对用于检测雪崩电流、量化时标的读出电路(Readout Integrated Circuit,ROI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型化、低功耗和单像素多回波检测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APD阵列规模日渐增大,及单像素多回波检测的需求设计了一款低功耗多回波检测的盖革模式APD(Geiger-mode Avalanche Photon Diode,GM-APD)阵列读出电路。基于低功耗考虑,除少部分模拟电路使用5V CMOS器件外,其余皆使用1.8V CMOS器件。此外,在锁相环上使用全局门控技术(Global Clock Gating,GCG),锁相环仅工作在相应时间窗口中,且避免像素内部的start同步电路,精简电路设计,降低功耗;设计数据读出接口电路(Data readout interface,DRI),将量化数据储存读出,并采用移位时钟门控技术(Shift Clock Gating,SCG),避免移位寄存器冗余的读出动作,节省功耗。为实现多回波检测,本文设计时钟门控的主动淬灭电路(Active Quenching Circuit,AQC),将实现单光子捕捉的时序分为三个状态:复位、等待、淬灭,通过相应时序自行实现三个状态的循环,以此完成多回波的检测。同时,本文设计了相应的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Digital Converter,TDC),依次连续量化多回波检测生成的多个时标。该TDC使用粗细调结合的架构,其中使用格雷码计数器作为粗调,8相时钟作为细调。为了解决TDC采样时产生的亚稳态问题,计数器和8相时钟编码都使用格雷码,同时使用设计的动态D触发器代替常用的D触发器。本文对阵列非均匀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处理,保证阵列的电流增益基本一致。最后,在像素布局上,尽量共用时钟、电源、偏置等信号,像素背靠背设计,降低面积占用。基于0.18μm CMOS工艺,本文完成了128×32 GM-APD阵列读出电路的设计,并对单像素多回波检测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本文设计的TDC量程为1μs,分辨率达到500ps。最后,基于有无GCG和SCG进行了功耗对比,在采用GCG与SCG下,128×32像素读出电路功耗从1368.7m W减少到464.6m W。
其他文献
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物联网(IoT),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AI)等等。这些年,随着CMOS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处理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主要表现为速度提高、面积减小和功耗降低。但是,作为连接模拟域与数字域必备的模块——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依旧处在设计瓶颈期中。传统ADC无法通过新颖的校准方法提高精度。而随着集成复杂度的提高,典型的应用对
当今,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类产品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s,PMIC),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部分,与电子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Buck路作为PMIC中DC-DC变换器的重要结构,在近年来广受关注。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多相Buck变换器因它功率密度更大,应用环境更加宽泛灵活,是现在PMIC领域内研究的热点
由abelian范畴构造的Ringel-Hall代数是由Ringel首先引入的,并应用于Dynkin quiver的表示范畴,Ringel使用Hall代数方法实现了半单李代数的正部分。彭联刚和肖杰通过导出范畴的二周期轨道范畴使用Hall代数方法整体实现了任意型的Kac-Moody李代数,他们的方法也适用于由导出范畴产生的其它类型的无限维李代数。另一方面,Lusztig等对于quiver表示范畴建立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信号传输的基础承载体。在通信领域,高频信号传输的趋肤效应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信号完整性提出了挑战。控制印制电路板内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是控制多层印制电路板层间结合力的技术手段之一。粗糙表面有利于层间结合力提升,但在趋肤效应的影响下粗糙的表面不利于印制电路上的高频信号传输。因此,研究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印制电路内层铜面处理技术是目前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这对于新一代电子产品的开发具
随着移动端的兴起和5G时代的到来,智能驾驶、短视频、直播、游戏等兴起导致当前数据流愈发庞杂,对数据的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数据存储的读取写入速度快,成本低,响应快,功耗越低,移动端设备对数据存储单元的面积要求也更为严格。此前,大量商用存储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尽管读取速度快功耗低,但有成本高、面积大的缺点;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成本低廉集成度高,但数据易失且读取速度慢;闪存功耗、成本低,然而
0.18μm BCD工艺主要用在小尺寸的直流/直流和交流/直流转换等领域,是目前应用于消费电子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主流的BCD工艺之一,具有器件类型丰富,导通电阻低,成本经济等特点。随着功率市场的不断发展,基于成熟工艺的电压扩展可以帮助设计者以较低的研发成本扩大工艺平台的应用范围从而拓展市场,成为了目前BCD工艺迭代升级的发展方向之一。可集成功率器件LDMOS是BCD工艺中的核心器件之一,在功率集成
钽酸锂(LiTaO3)和铌酸锂(LiNbO3)拥有出色的各项性能,例如热释电、光电、压电等,从而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和广泛的应用空间。人们对于由LiTaO3和LiNbO3制成的各种器件的精确度、体积大小与探测器的功能要求在逐渐变高,除了制备优良的LiTaO3和LiNbO3材料以外,其微图形化也成为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研究LiTaO3和LiNbO3的微图形化对于器件的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假想的Higgs粒子至今没有在实验中被发现,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作为对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进行一般性探索的平台,电弱手征拉氏量是对电弱对称性破缺部分的一个既一般又经济的低能描述,特别是有效适用于那些强动力学电弱对称性破缺模型。电弱手征拉氏量的所有系数原则上都可以由实验固定。而因为强动力学的非微扰性质,人们很难把实验测定的电弱手征拉氏量系数与潜在的强动力学模型联系起
生物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尺度上都有许多独特的现象有待于人们去揭示其本质。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研究生物单分子、亚细胞和细胞尺度上的几个典型现象,包括单分子酶促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等待时间呈多指数分布,在外力的作用下单分子酶促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呈现多种力的依赖形式,转录起始过程中发生的异常起始终止,细菌的温度趋向性,以及生物细胞群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的适应性,发现这些现象表面上看似千差万别,但实质上
本博士论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直线上两个单位区间的并Uλ是否是满足开集条件的自相似集?本文给出了Uλ是满足开集条件的自相似集的充要条件:λ∈Λ:=∪n≥1Λn,Λn的定义见第3章第1节。进一步,我们对Λ的结构有如下刻画,集合Λ∩[0,2]由下面这些元素组成,0,1,2,以及下列词的谱:123132,12313424,wn = w1...w2n(n = 3,4,···),其中,wn定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