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淀粉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甘薯渣,它们通常被当作废物丢弃或作为饲料简单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何开发和利用甘薯渣资源已成为当前我国淀粉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课题以甘薯渣为原料生产酒精,然后提取发酵后醪液中的膳食纤维,为甘薯渣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利用甘薯渣发酵生产酒精,选择影响同步糖化发酵工艺的9个因素(α-淀粉酶用量,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糖化酶用量,接种量,硫酸铵用量,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显著因素为糖化酶,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并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用最陡爬坡途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然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其最佳参数为:糖化酶(150.70IU/g),接种量(0.3%,w/w),发酵温度(36.1℃)。在此工艺条件下,酒精浓度从参数未优化前的11.3%(v/v)提高到16.17%(v/v),淀粉利用率为89.35%,实际产酒精量为28.6(g酒精/100g甘薯渣)。其次,以甘薯渣酒精发酵后的醪液为原料,采用物理筛分法制备的膳食纤维。酒精发酵后的醪液制备的膳食纤维(AFDF)的膳食纤维得率为8.75%,纯度为82.46%,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分别为59.67%和23.16%,呈片状多孔结构、色泽较暗、吸水膨胀性(13.26mL/g)、持水性(11.84g/g)、持油性(1.85g/g)较好、具有一定阳离子交换能力和乳化特性。最后,比较四种不同植物性膳食纤维,AFDF、甘薯膳食纤维(SPDF)、大豆膳食纤维(SDF)和燕麦膳食纤维(ODF)的基本物化特性,通过比较发现吸水膨胀性高低依次为AFDF>SPDF>SDF>ODF;持水性为SPDF>AFDF>SDF>ODF;持油性为AFDF>SPDF>SDF>ODF;阳离子交换能力为ODF>SDF>AFDF>SPDF;乳化特性ODF最好,其次为AFDF,SPDF和SDF。结果表明甘薯渣是一种廉价质优的淀粉质酒精发酵原料,也是一种潜在可利用的膳食纤维资源,通过综合利用可提高其附加值,为甘薯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