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信息等技术加速向产业渗透,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线上线下快速融合,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与各领域、各行业迅速融合。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让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对于国家来说,一国的创新环境不是短时间可以进行改善的,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创新环境还存在差距。但对于企业来说,国家层面的创新环境是一个外部因素,会影响企业经营的整个流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来快速占领市场以获得垄断优势,但是一般大型垄断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企业则会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来保持或改变自身的创新能力。根据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将被并购企业的创新能力吸收,这种创新能力体现了被并购企业所在地的创新环境,主并购企业因此得以实现自身的“制度创新”。本文将企业的并购活动看成是一个黑箱,将其过程分为并购动因、并购交易过程、并购后整合三个部分。创新环境中各个要素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对其并购动因与并购整合两方面的作用而产生的。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被并购企业创新环境对主并互联网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与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在本文实证分析中,采用2013年至2017年互联网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将并购绩效分为企业盈利与企业发展两个层面,用五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了并购绩效指标。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考察了创新环境中经济、人文、政府以及创新能力要素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并通过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并购后会出现绩效激增后又快速回落的脉冲式增长,且跨国并购对原本经营绩效不好的互联网企业更加有效,并购绩效会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2)并购完成当年,被并购企业的政府与创新能力两个要素对主并购企业并购绩效有明显的负相关影响;(3)并购交易完成后一年,在被并购企业所在地的创新环境中,相对于政府、创新能力要素,经济、人文要素对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其中,经济要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为负,人文、政府、创新能力要素的影响为正。由于经济和人文要素这两个因素为间接影响,需要通过改变企业组织构成的方式来进行作用,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互联网企业的学习整合能力较强,所以一年后所有创新环境有关的要素对绩效的影响都变得显著;经济要素越好,由于人才的稀缺性和追逐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特征,被并购企业人才会流失到经济要素好的地区,导致并购整合的效果越差,从而负向影响并购绩效;人文要素越好,被并购企业越可以融入到新的主并购企业中来,并购整合的效果越好,从而正向影响并购绩效;政府要素与创新能力要素越好,被并购企业整合时,原有的产品、商业模式在现有的政府环境下不能有效的开展,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经历过一年多的整合后,专利产品上的技术被企业吸收,互联网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制度创新”,这使得并购整合的效果变好,从而正向影响并购绩效。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企业跨国并购的建议:(1)互联网企业飞速发展,并购必须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否则很容易导致并购失败,造成并购成绩惨淡的结果;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跨国并购时应注重标的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注重跨国并购过程的整合环节,考虑经济、人文、政府以及创新能力要素在被吸收后的整合效果。(2)政府部门应当加自身强创新环境的建设,做好教育、科研、专利保护以及对互联网行业的政策支持,充分了解创新环境的各个要素,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提供相应的支持,加强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