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实作为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诚实教育主要是教人言行一致,心口一致。教科书中的诚实教育元素是学校进行诚实教育的重要素材,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诚实教育的重要形式,两者都是学校进行诚实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诚实思想的梳理,总结出适用于当代社会的诚实观,并对诚实教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探析。为学校诚实教育提供另一种思路。对教科书中的诚实教育元素和课程教学中的诚实教育进行分析,用前文所总结出的诚实思想和诚实教育方法为教科书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然后对国内外诚实教育研究现状进行论述,梳理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诚实思想。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诚实的起源、诚实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因素,然后探讨西方文化背景下诚实起源、诚实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因素,并阐释当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诚实。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诚实教育的转向问题,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先从德目以及“德目主义”论述,然后探讨“德目主义”式的德目教育的问题与弊端,文章认为诚实教育有必要转向三维德目教育,通过展现现实生活中诚实的遭遇,认为诚实不仅要看结果,还要考察情境和动机这两个维度,强调诚实的情境性和行为动机,从概念、情境、动机这三个维度来进行诚实教育。 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沪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分析蓝本,探析其中的诚实教育因素,通过对直接呈现和间接呈现的诚实教育内容的探讨。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文章认为教科书中诚实教育内容还存在着缺乏层次性、认知资源不足、动机维度内容缺乏深度等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是以沪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案例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探索课堂教学中诚实教育的现状。首先是呈现诚实教育的课堂案例,然后再对教师的课堂呈现、课文讲授、活动组织等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文章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诚实教育还存在着概念教学不到位、活动目标性不强、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功利主义倾向过重等问题。 第五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诚实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改进建议。首先是利用科尔伯格的理论来阐述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诚实表现进行阐述,为教师进行诚实教育提供依据,教师必须遵循这个前提,然后分别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诚实教育内容的的编写、课堂中诚实教育的呈现、教师的诚实教育改进策略作相关论述,为学校诚实教育提出可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