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准确的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前提和关键,而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是NSCLC分期的重点和难点。18F-FDG PET/CT广泛应用于NSCLC患者的纵隔淋巴结分期,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最为敏感和准确的影像学方法。然而,研究表明18F-FDG PET/CT应用不同的判断方法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差异较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1)评估18F-FDG PET/CT视觉分析法对术前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2)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SUVmax和SUVmean在术前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比较视觉分析法和SUVmax最佳阈值时的诊断效能,同时也比较他们对不同大小淋巴结的诊断效能。(3)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术前行PET/CT检查的连续213例NSCLC患者,其中男性134例,女性79例,年龄18~84岁,中位年龄60岁,平均年龄60±11岁。由两名有PET/CT诊断经验的医生对患者的PET/CT图像共同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后决定。18F-FDG PET/CT视觉分析法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是淋巴结18F-FDG摄取高于周围纵隔组织并且无钙化或密度增高。采用ROC曲线评价SUVmax和的SUVmean的诊断效能。以手术病理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间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的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统计学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213例患者共切除705组淋巴结,67例(31.5%)患者共139组(19.7%)淋巴结经病理证实为转移。PET/CT视觉分析法诊断纵隔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分别为71.9%(100/139)、90.1%(510/566)、86.5%(610/705)、64.1%(100/156)和92.9%(510/549),而CT则为57.6%(80/139)、85.0%(481/566)、79.6%(561/705)、48.5%(80/165)和89.1% (481/540) (P=0.000,P=0.002,P=0.000,P=0.005和P=0.028);PET/CT视觉分析法诊断N2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分别为82.1%(55/67)、80.1% (117/146)、80.8%(172/213)、65.5%(55/84)和90.7%(117/129),而CT则为70.1% (47/67)、69.9% (102/146)、70.0%(149/213)、51.6%(47/91)和83.6% (102/122) (P=0.021, P=0.017, P=0.001, P=0.064和P=0.000)。(2) SUVmax和SUVmean诊断纵隔淋巴结的ROC分析显示,SUVmax的曲线下面积(AUC)(0.846, P=0.0001)高于SUVmean的AUC(0.839,P=0.0001),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SUVmax和SUVmean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2.3和1.8。以此作为标准,SUVmax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分别为71.2%(99/139)、85.2%(482/566)、82.4%(581/705)、54.1%(99/183)和92.3% (482/522),均低于视觉分析法,但仅有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SUVmax诊断N2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分别为79.1%(53/67)、71.2%(104/146)、73.7%(157/213)、55.8%(53/95)和88.1% (102/122)均低于视觉分析法,但也仅有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3) SUVmax对于诊断肿大淋巴结(短径≥10mm)转移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其AUC为0.893,(P=0.0001),最佳诊断阈值为3.4,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分别为82.5%(66/80)、85.9%(73/85)、84.2%(139/165)、84.6%(66/78)和83.9%(73/87);而视觉分析则为95.0%(66/80)、65.9%(73/85)、80.0%(139/165)、72.4%(66/78)和93.3%(73/87),视觉分析法的灵敏度高于SUVmax(P=0.002),而SUVmax的特异度高于视觉分析(P=0.000),准确度、PPV和NP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Vmax对于诊断大小正常淋巴结(短径<10mm)转移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其AUC为0.722(P=0.0001),最佳诊断阈值为2.1。视觉分析法的特异度、准确度、PPV分别为94.4%、88.5%、47.1%,而SUVmax分别为84.4%、80.6%、27.9%(P=0.000,P=0.000,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灵敏度和N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化程度(P=0.006)、原发灶SUVmax(P=0.024)、PET/CT视觉分析N1阳性(P=0.000)、CT纵隔淋巴结肿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PET/CT视觉分析N1阳性(P=0.002)、CT纵隔淋巴结肿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PET/CT视觉分析法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也较高,但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稍低;视觉分析法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纯CT;视觉分析法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优于SUVmax,而灵敏度、PPV、NPV两者相似,因此视觉分析法可以取代单纯SUVmax用于纵隔淋巴结分期;(2) SUVmax与SUVmean的诊断效能相似,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2.3和1.8。(3)对于肿大淋巴结SUVmax最佳阈值为3.4。其特异度优于视觉分析法,但灵敏度低于视觉分析法;对大小正常的淋巴结淋巴结,SUVmax最佳阈值为2.1,视觉分析法的诊断效能优于SUVmax,但其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很低。(4)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SUVmax、PET/CT视觉分析N1阳性、CT纵隔淋巴结肿大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PET/CT视觉分析N1阳性、CT纵隔淋巴结肿大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快速发展,但是如何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是目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强大的引领作用,合理地优化企业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浆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生性疾病,恶变的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合成和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1],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异常单克隆球蛋白缺乏免疫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各种差异存在已久,也一直影响着古往今来两种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本文将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体系中的权力距离、个体与集体主义和长期导向与
目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延迟显性遗传病,人群中发病率为1/10 000~1/15 000。未经治疗的患者至40岁左右时,癌变的几率可达1
目的: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新增500000人受其困扰。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LSCC患
研究了在三维机械设计系统SolidWorks平台上进行平面连杆机构运动仿真的方法.基于SolidWorks平台,以API为应用程序接口,以型转化及广义型转化法为运动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