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扩张与人口老龄化等国情背景下,我国城市边缘拆迁安置社区的建设发展方向与该区域安置社区适老性的空间营造成为一个严峻问题。本文以青岛市城市边缘拆迁安置社区为例,选取青岛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城阳区与黄岛区两处城市边缘地带,筛选近几年刚改造完成且具有说明性的两个安置社区案例,城阳区西旺疃社区以及黄岛区赵家庙片区改造安置区(朝阳山社区)。通过问卷、访谈、文献阅读、测量、Spss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岛市边缘安置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变迁状况,总结出城市边缘区老年人因居住环境改变而产生的精神情感层面与物质生活层面的问题。针对城市边缘安置社区,以适老性空间的营造为研究核心,从生活方式、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社公共空间出发。通过对城市边缘安置社区老年人社会状况与生活方式的分析,以及安置社区老年人对社区空间环境特征关心程度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该区域老年群体对社区空间环境的需求方向,制定出相应城市边缘安置社区适老性空间的营造计划。进而总结出以培育文化特色、创造庭院空间、配置公共空间以及提升空间层次为核心主张的城市边缘拆迁安置社区的适老性空间的营造建议。最后,以作者亲自参与的青岛市城阳区东旺疃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案例社区为基础,对上前文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并对未来城市边缘安置社区的空间构建提出指导性意见。 我国城市边缘安置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才刚刚起步,对该区域适老性空间的构建与营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我们关注、研究与探索,才能使城市边缘区的农村老年群体的宜居问题得到重视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