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安置社区适老性空间营造策略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扩张与人口老龄化等国情背景下,我国城市边缘拆迁安置社区的建设发展方向与该区域安置社区适老性的空间营造成为一个严峻问题。本文以青岛市城市边缘拆迁安置社区为例,选取青岛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城阳区与黄岛区两处城市边缘地带,筛选近几年刚改造完成且具有说明性的两个安置社区案例,城阳区西旺疃社区以及黄岛区赵家庙片区改造安置区(朝阳山社区)。通过问卷、访谈、文献阅读、测量、Spss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岛市边缘安置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变迁状况,总结出城市边缘区老年人因居住环境改变而产生的精神情感层面与物质生活层面的问题。针对城市边缘安置社区,以适老性空间的营造为研究核心,从生活方式、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社公共空间出发。通过对城市边缘安置社区老年人社会状况与生活方式的分析,以及安置社区老年人对社区空间环境特征关心程度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该区域老年群体对社区空间环境的需求方向,制定出相应城市边缘安置社区适老性空间的营造计划。进而总结出以培育文化特色、创造庭院空间、配置公共空间以及提升空间层次为核心主张的城市边缘拆迁安置社区的适老性空间的营造建议。最后,以作者亲自参与的青岛市城阳区东旺疃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案例社区为基础,对上前文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并对未来城市边缘安置社区的空间构建提出指导性意见。  我国城市边缘安置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才刚刚起步,对该区域适老性空间的构建与营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我们关注、研究与探索,才能使城市边缘区的农村老年群体的宜居问题得到重视与解决。
其他文献
建筑物是城市发展史中最好的见证者,它能传递给人们时间及空间的记忆,也正因为此建筑的生命力对于延续城市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信息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旧建筑的保
学位
P&R系统被发达国家广泛用于规划理念中用于解决或者缓解城市中心商业区的道路拥堵问题。本文针对南京市主城区以及主副城连接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开展了江宁区东山副城的P&R规
学位
滨水天际线能够展示城市的气质面貌;因此,天际线控制是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现代城市滨水天际线主要由高层建筑构成。它们在规模、样式、区位上均与传统城市的建筑不同。此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旅游业逐渐被政府确立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风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适应现代旅游的需要,各地风景区都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大规模的开发建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从举办至今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已然成为了当今建筑界最盛大的展示平台。众多世界级著名大师、事务所的参与和数以百万计的慕名参观者让威尼斯建筑双年
学位
当今世界住区正朝着多元化的格局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住区仍以封闭的居住小区模式为主,单一的居住格局已然不能满足居民对生活环境,居住空间的需求。街区型住区作为21世纪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其空间特征、“场所”特征包含了城市空间的大量文化基因,同时也是建筑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领域应当关注的重要方面。  在我国当前城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