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表型鉴定及侧翼序列分析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y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目前,对棉花黄萎病缺乏很好的抗源材料,生产上尚未培育出高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化学防治上也无高效的防治药剂,防治比较困难。而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分子机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对黄萎病菌进行系统的插入突变,筛选致病性缺陷的突变体,进而从全基因组水平分离和鉴定该病原菌的致病相关基因,有助于揭示黄萎病菌致病的分子机理,从而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实验室已建立的棉花黃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基础上,筛选微菌核形成、菌落生长速度等培养性状和致病力缺陷的突变体,进而分离这些黃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侧端序列,结果如下:1、野生型黄萎病菌FGH2在PDA上产生大量微菌核,而8个T-DNA插入突变体微菌核形成能力丧失;6个T-DNA插入突变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8个突变体生长速度明显增加;突变体V181在水琼脂(WA)培养基不能生长。利用苗期棉花分生孢子蘸根接种,鉴定186个T-DNA插入转化子在棉花银山1号上的致病性,筛选出致病力减弱的突变体10个,而致病力显著减弱的突变体有3个。2、采用hiTAIL-PCR方法扩增并获得12个T-DNA插入突变体的侧端序列,对目标片段连接测序,与VDLs.17基因组序列比对,获得了9个突变体的T-DNA插入位点,分布在VDLs.17 6个染色体上,并与大丽轮枝菌VDLs.17的DNA序列一致性在97-100%之间。序列分析表明3个突变体T-DNA插入在基因的编码区,2个突变体T-DNA插入在基因编码区的上游500bp以内。3、突变体V181 T-DNA插入VDAG08393.1基因编码区,该基因编码对氨基苯甲酸生物合成酶(ADCS)。与野生型黃萎菌FGH2相比,突变体V181致病力显著降低。其分生孢子孢子在水琼脂(WA)培养基上萌发后,不能继续生长形成菌丝和菌落。在外源添加对氨基苯甲酸PABA或叶酸的WA培养基上又恢复生长,同野生型菌株FGH2表型类似。4、突变体V546 T-DNA插入VDAG07282.1基因的编码区,该基因编码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突变体V546菌落呈菌膜状,产微菌核能力完全丧失,致病力显著降低。5、突变体V1009 T-DNA插入基因VDAG01673.1编码区,该基因编码编码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PEX16。突变体V1009微菌核产生能力明显下降,致病力显著降低。6、突变体V113-1 T-DNA插入位点位于编码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蛋白的基因VDAG09526.1上游857bp,假设蛋白基因VDAG09525.1下游3509bp,该突变体微菌核产生能力明显下降。突变体V162-1微菌核产生能力明显下降,T-DNA插入位点位于基因VDAG01672.1上游164bp;假设蛋白基因VDAG01671.1下游1471bp。突变体V971-1微菌核产生能力完全丧失,其T-DNA插入位点位于假设蛋白基因VDAG05438.1下游1371bp;假设蛋白基因VDAG05439.1上游2291bp。突变体V319微菌核产生能力明显下降,菌丝生长茂盛,T-DNA插入位点位于假设蛋白基因VDAG05673.1上游271bp,假设蛋白基因VDAG05672.1下游1081bp。突变体V11-2 T-DNA插入位点位于编码胞苷二磷酸-二酰基甘油-肌糖3-磷酸酰转移酶的基因VDAG07014.1上游2968bp,编码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的基因VDAG07013.1下游969bp。其微菌核产生能力完全丧失。突变体V26-2微菌核产生能力完全丧失,T-DNA插入位点位于编码RO10protein的基因VDAG02793.1下游716bp,编码渗透感应蛋白基因VDAG02794.1上游2906bp。
其他文献
核logistic神经网络分类器,一方面结合了核logistic回归的非线性特征处理能力和概率描述能力,保证了模型的泛化性能;另一方面又对模型的网络结构做出了创新和改进,使模型结构
随着风电竞价上网与平价上网时代来临,低风速与分布式风电的快速发展,精细化的风资源评估结果对风电项目开发的影响日益彰显,准确的风资源评估可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提高资源评估可靠性。而风资源精细化评估中如何准确描述多环节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围绕风资源评估中几个重要环节,开展风资源评估的不确定性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测风塔各高度间平均风切变指数、湍流强度、大气稳定度的日变化情况,
目的: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周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表达水平,分析表达水平与治疗效果间关系,探索T淋巴细胞亚群、LDH、β2-MG在临床治疗效果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天津市人民医院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初治DLBCL患者80例,50名健康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成长,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已成长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本土电子元器件代理商服务方式,元器件代理商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有
在全球能源紧缺与环保严格要求的双重制约下,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光伏发电技术是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开发和
背景: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靶器官损害,靶器官损伤的核心机制是血管损伤,而血管损伤的关键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与组织
目的:1、探讨青蒿琥酯拮抗肺癌细胞A549、95D迁移和侵袭的作用。2、探讨Hu R在青蒿琥酯类药物拮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中的潜在机制。方法:1、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青蒿琥酯作用于人
随着纺织、医药和汽车等工业的发展,有机染料、抗生素和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在水中的富集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对全球气候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碳质吸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的各个领域,与碳质材料相似的氮化硼(BN)材料如多孔BN,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种类,在储氢、吸附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不错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硼酸和三聚氰胺作为合成多孔BN的基础原料
抗侵入是小麦抵抗赤霉病危害的第一道屏障,在抗赤霉病育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前期研究中,本实验室利用望水白×南大2419重组自交系群体在4B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抗赤霉病
目的通过分析近视眼人群LASIK手术前后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得出预测术后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值变化的回归公式,并对其进行效能检验。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