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民居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紧迫形势。因此,本文基于对川西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符号学特征研究,提出用符号学理论对川西民居建筑特征进行归纳和分类解析,运用解构主义理论对传统川西民居符号进行解构,总结出现代地域建筑创作设计中运用传统川西传统民居符号的原则与方法,为川西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论文以传统川西民居建筑特征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四川民居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前期资料、经验、技术、手法以及某些创作规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从川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对传统川西民居的形成背景进行研究之后,对传统川西民居的建筑符号构成进行了符号学分类,并分别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和实例论证。然后通过对比现代地域建筑创作手法及现代建筑材质的特性,总结出运用传统川西民居建筑符号进行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基本模式,提出利用后现代解构主义手法来对传统川西民居建筑符号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现有四川地域性优秀建筑设计实践的调研和分析,将传统川西民居建筑文化内涵与现代建筑创作及环境有机结合,总结符号学理论运用与四川现代建筑创作的途径和方法,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对传统川西民居建筑符号的重构和组合,将传统文化、民族地域文化内涵体现在现代建筑的外立面以及现代功能空间中。使建筑与川西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以及城市风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最后,文章以成都清华坊、青城山上善栖以及成都锦都院街设计为例,运用本文所提出的原则与方法,探讨如何在建筑构件的细节中深层次的体现传统川西建筑的文化内涵,用积极地态度对待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抓住传统川西民居建筑文化的本质,将传统和地域的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与现代建筑创作方法和现代要求相结合。将传统川西民居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建筑构件、色彩、材质、屋顶线条、纹饰等等运用于现代建筑中,或寻找传统川西民居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意义的象征元素,将其抽象为符号运用于创作之中。通过课题的调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可以供其他研究者参考借鉴。同时,为创造具有川西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风格的新建筑提供理论资源,也为自己今后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