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校文化研究在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小学都在积极创建学校文化,在轰轰烈烈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学校文化的诸多错误理解,导致很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尽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学校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各种流行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学校文化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凝聚功能越来越弱,育人功能在无形中正慢慢丧失。只有找到学校文化的本质,揭示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才能发挥学校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才能使学校文化真正体现于学校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让学校生活在文化之风吹拂下充满价值和意义,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本文主要采用人种志的研究方法,以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从追寻学校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现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找到学校文化的本质。穆源民族学校的文化并非一以贯之,从最初形成的“民族”文化,到这种文化实体的逐渐消亡,只剩下“民族”文化的“外衣”,再到借“民族”文化的形式创生新的文化实体,反映了学校文化变迁的过程。笔者以一个“局外人”身份,慢慢进入学校生活的内部,从学校成员的日常生活状态中,找寻学校文化的踪迹,研究学校文化以何种状态存在,又是以何种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并非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维度来研究学校文化,而是通过进入学校现场,体验被研究者真实的“心理状态”,理解隐藏于具体情境背后的各种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