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且每年呈递增趋势,现已成为全世界女性的常见疾病。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乳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有很高的发病风险,此原因造成的死亡与肿瘤本身复发所导致的死亡率相当。同时乳癌和心血管疾病有许多共同危险因素。因此,乳腺癌患者的心血管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我国西南地区首确诊乳腺癌患者基线心血管情况的了解尚不全面。且使用化疗药物的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但目前关于化疗前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旨在:(1)对首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乳腺癌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及两者间可能的相关关系。(2)了解基于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心血管健康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和对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重庆市乳腺癌中心首次确诊乳腺癌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以EC-T或TEC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243人。数据收集包括:(1)乳癌患者基本特征:年龄、生活所在地(城市/农村),生育子女数,体质指数(BMI),是否绝经,既往病史等。(2)肿瘤学特征: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3)常规检查(首诊及末次化疗时):包括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等。(4)心脏专科资料(首诊及末次化疗时):包括静息心率、QT间期、QTc间期、PR间期、RV5+SV1、QRS波、QRS电轴等。应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乳癌患者发生ASCVD的风险。统计分析: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或费希尔精确检验。在连续变量中: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U检验应用于非正态分布数据。使用上述方法分析绝经组与未绝经组乳腺癌患者及农村与城市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及基于蒽环类方案化疗的患者基线情况及化疗后血脂水平,动脉血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肾功能水平,ASCVD危险分层及心电图等变化情况。将P<0.05定义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之后使用回归分析法(二元逻辑回归),寻找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率增快的独立影响因素。P<0.1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第一部分:首次确诊的600例乳腺癌患者中,超重或肥胖患者248例(41.3%),高血压227例(37.8%),高脂血症116例(19.3%),2型糖尿病(T2DM)51例(8.5%),高尿酸血症68例(11.3%);按是否绝经进行分组分析,两组患者相比,绝经组患有高血压、超重/肥胖、T2DM的人数及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按居住地进行分组分析,患者年龄及绝经人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SCVD危险评估分层显示:两组患者相比:低危(56.4%vs 90.8%,P<0.05)、中危(20.6%vs 0.3%,P<0.05)及高危人数占比(19.3%vs 6.6%,P<0.05)间有显著差异。居住地(OR=0.735;95%CI=0.516-1.046;P=0.087)、生育子女数(OR=1.250;95%CI=0.990-1.578;P=0.061)、Lp(a)≥500mg/L(OR=0.603;95%CI=0.342-1.063;P=0.080)可能是乳癌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影响因素。第二部分:首次确诊且规律接受EC-T/TEC化疗方案的243例乳腺癌患者中,超重或肥胖患者94例(47.0%),高血压61例(25.1%),T2DM7例(2.9%),高脂血症76例(31.3%),高尿酸血症6例(2.5%);按是否绝经进行分组分析,绝经组患者与未绝经组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T2DM的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TEC化疗后较化疗前相比: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增加(48.2%vs31.3%,P<0.05),血糖水平明显升高(5.54mmol/L vs 5.20 mmol/L,P<0.05),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7.4%vs 2.5%,P<0.05),患者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静息心率明显加快(80.32 vs 76.20,P<0.05),QTc间期明显延长(427.00 vs 421.00,P<0.05);按绝经与否进行分组分析,无论绝经与否仍然显示相同变化趋势。ASCVD危险分层显示:化疗后低危人数占比下降(75.3%vs83.5%),中危(9.1%vs 5.8%)及高危(13.6%vs 8.6%)人数占比升高;按绝经与否进行分组分析,两组均显示:患者低危人数减少,中危和高危人数增多。化疗后心率增快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绝经后状态(OR=0.465,95%CI=0.272-0.794,P<0.05)。结论:1.首次确诊的绝经乳腺癌患者较未绝经乳腺癌患者具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更高的ASCVD风险。2.Lp(a)≥500 mg/L、居住地在农村、生育子女数多等可能是乳癌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影响因素。3.化疗后,两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指标水平大多向致病方向变化。且化疗药物增加乳腺癌患者ASCVD患病风险,其中以中危人群增多为主。4.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更容易出现静息心率增快。5.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在乳腺癌患者诊疗过程中进行动态的心血管健康评估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