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流量分析系统监测引擎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777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应用多元化的扩展,给网络性能监控和管理带来了难题。尤其是P2P技术的飞速发展,P2P业务占用了大部分的网络带宽。骨干运营商和Internet服务提供商持续地报道在他们的网络中P2P类型流量规模超过了总流量的50%,在非峰值时间甚至有时达到了80%。因此研究P2P网络流量特征,加强对有P2P业务网络的管理、规划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P2P流量识别技术是网络监控管理的基础,P2P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P2P应用的不断升级,对P2P流量识别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P2P流量识别方法逐渐失效,因此高效快速的识别P2P流量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阐述P2P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P2P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接着分析P2P流量监测研究现状,提出比较全面有效的P2P流量采集、识别以及控制方案。论文围绕P2P流量分析系统监测引擎的研究和实现展开讨论。研究分析当前常用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给出这些P2P流量识别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综合的P2P流量识别方案。研究目前网络中用到的P2P流量控制技术,提出适用于局域网流量控制的虚拟串接控制技术。在真实网络环境中对系统的真实效果进行实验检测,得出结论,证实系统设计的合理性、ARP实现网络流量采集方案的可行性、综合的P2P流量识别方案的优越性、虚拟串接控制技术在局域网流量管理中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传统的雷达系统在探测距离与目标分辨率两者上存在着不能解决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促使了脉冲压缩技术快速发展,它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射的宽脉冲信号压缩成窄脉冲信号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现DWDM技术的关键器件是复用器与解复用器。在众多的复用/解复用滤波器中,薄膜光学滤波器由于具有极好的温度稳定性、较低的偏振相关损耗、较高的信道隔离度、成熟的制备工艺等优点,商用最早,使用范围最广,目前仍是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滤波器件。本文以DWDM系统中用作波分复用/解复用的核心器件——多级窄带薄膜滤波器为主要研究对象。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近年来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的方式进行非接触的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在RFID系统中,当阅读器作用范围内
随着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可用的空间卫星轨位资源与频率资源日益减少,而比较适合开展卫星业务的对地静止轨位更是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地球站天线的口径越来越小,特别是近年来超小
虽然在不少研究者们的深入研究下,视频目标跟踪算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复杂场景中存在的遮挡、光照变化、目标形变及动态背景噪声等因素引起的目标外观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纸上办公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要求。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利用办公管理系统加强信息管理和提高
H.264是最新的视频编码国际标准。一系列先进编码技术的采用,使其在编码效率、抗误码能力、网络适应性等方面都超越了以往的各种标准,但同时也增加了它的编码复杂度,增加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