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PPEK复合材料界面相构筑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凭借低密度、高强度、优异的耐疲劳性、耐腐蚀性、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在高新科技领域备受青睐。然而,碳纤维(CF)表面光滑且化学活性低,加上热塑性树脂熔体粘度高,导致二者间的润湿性差。同时,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具有高度的化学惰性,在成型过程中不发生反应,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之间无法形成化学键,导致纤维与树脂间的结合强度低,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较差,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因此,必须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增强纤维与树脂间的界面结合。本文以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酮(CF/PPEK)复合材料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静电吸附方法在CF/PPEK复合材料体系中引入氧化石墨烯(GO)、氧化石墨烯(GO)-二氧化硅(SiO2)两种界面相,以解决CF/PPEK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弱的难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GO中的-COO-和N-三甲氧基硅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KHN+)中的-N(CH3)3+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制备CF-GO多尺度增强体。FTIR、Raman、XPS和SEM测试结果表明静电吸附法可以在碳纤维表面构筑均匀的GO层。探究偶联剂和GO悬浮液浓度对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当偶联剂浓度为4wt%,GO悬浮液浓度为0.4wt%(CF-4KHN+-4GO)时,GO可以均匀包裹纤维并提高碳纤维表面粗糙度(59.8 nm)。动态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CF-4KHN+-4GO具有最高的表面能(59.09 m N/m)。GO的引入提高了PPEK树脂对碳纤维的浸润性,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粗糙度,二者形成牢固机械啮合作用。因此,CF-4KHN+-4GO/PPEK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别比未处理试样分别提升38.8%和30.8%,玻璃化转变温度(Tg)温度提高至283oC。(2)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SiO2吸附到CF-GO多尺度增强体表面,形成GO-SiO2界面层。结果表明,球形结构的SiO2进一步提高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复合材料界面机械锁合作用增强;界面层的极性基团数量增加,表面能提高,与树脂间的润湿性增强;SiO2表面丰富的硅羟基与PPEK树脂基体间相互作用,加强了界面处分子间的化学键合作用。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得以改善,tanδ下降到0.33,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升到285oC。同时,CF、GO和SiO2三者间的静电吸附作用有效避免了外力作用下GO和SiO2的剥离,提高GO-SiO2界面层对界面强度的增强效率。与Untreated CF/PPEK复合材料相比,CF-GO-SiO2/PPEK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37.3%和48.4%。并且GO-SiO2界面层显著提高CF/PPEK复合材料的耐水热老化性能。
其他文献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通过将高能量密度电子束在极短的时间内辐照到材料表层,所处理的工程材料在耐磨、耐腐蚀及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改性效果。在强流脉冲电子束源中,等离子体的性质直接影响了材料表面改性效果,准确测量等离子体参数、探究等离子体通道的形成及演化是优化强流脉冲电子束源结构及性能的基础研究工作,但目前具体数据却少有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真空脉冲火花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具有持续时间
学位
Zr基块体金属玻璃(Bulk Metallic Glasses,BMGs)是研究最广泛的块体金属玻璃体系之一,具有大的玻璃形成能力,宽的过冷液相区,高强度、高弹性和高耐磨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生物医学和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这些优异的性能源自BMGs原子尺度的结构。BMGs结构中没有长程序,而短程序也不能通过衍射等技术直接测定。结构相变会引起BMGs局域结构的变化,包含液-液相变和晶化两种可
学位
在“双碳”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装备轻量化来减重增效,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已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的重点,而作为高性能的轻质材料,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有效地将这两种轻质高性能材料顺利地应用于同种装备的生产制造,开发各种安全可靠的连接方法来适应各种情况下的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接显得至关重要。由于现有的一些用于铝合金和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仍然存在
学位
镍基高温合金因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高的组织稳定性等诸多特点,在高温合金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受传统冶金原理性制约,致使镍基高温合金制备遇到许多瓶颈性难题。激光增材制造独特的超高温、强对流、瞬时小熔池等超常冶金条件,以及高温度梯度和极快冷却速率的非平衡凝固条件,为突破传统制备技术对镍基高温合金在多元合金化、结构尺寸和复杂程度等方面限制开辟了变革性的途径。因此,近年来激光增材制造镍
学位
具有液相难混溶特性的合金在冷却经过难混溶区时很容易分离为性质差别很大的两种液相,常规凝固条件下常常产生严重的偏析,使得这类合金难以应用。虽然采用一些手段使第二相弥散分布在基体上可以获得独特的力学、物理等方面的性能,但是,使组织均一化的工作非常困难。在无容器凝固条件下,难混溶合金的宏观偏析会呈现一种核壳形态,在先进电子封装、相变储能、导电填充材料等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这类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
学位
由于具有优异的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等性能,作为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铜合金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沉淀强化型Cu-Cr-Zr合金因其优异的强度和导电性而广受关注。然而,强度和导电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能,其本质上是此消彼长的,在铜合金强度提高的同时会使其导电性下降。因此,如何在尽可能小地影响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铜合金的强度是现代铜合金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Cu-
学位
高熵合金因其高强度,高塑性,良好热稳定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优秀性能,近些年成为研究人员的一个研究热点,并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功,为材料领域的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目前仍有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单相体心立方(BCC)的高熵合金具有出色的屈服强度,强度表现出色,但其塑性差,流动性差等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面心立方(FCC)高熵合金韧性、塑性方面表现优异,但其
学位
多孔金属因其内部的孔隙结构的多样性使其相比实体材料有着更多样的性能,从而能够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一体化,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物医疗和国防军工等产业中。铝合金因其熔点低,熔体流动性好,常作为多孔材料的基体材料。多孔铝根据内部孔隙是否随机分布可分为无序泡沫铝和有序多孔铝。传统的无序泡沫铝的内部孔隙结构和形状都具有随机性。孔隙的随机性在给泡沫铝带来优异的吸能能力和隔音隔热性能的同时,也降低了其
学位
共晶高熵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强塑性和良好的铸造流动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涡轮盘、核电厂燃烧室等重要零部件中。AlCoCrFeNi2.1共晶高熵合金具有软FCC相和硬B2相的层状共晶结构,在铸态下具有944 MPa的断裂应力和25.6%的延展率,并在-70°C时保持优异的性能。大尺寸合金的制备对推进其应用尤为重要,而对于传统的铸造方法来说,尺寸增加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内部
学位
聚醚醚酮(PEEK)具有优良的耐辐射、耐溶剂、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及优异的自润滑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轴、齿轮和衬套等机械零件以减少摩擦磨损。纳米填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与聚合物结合的界面面积更大,因而仅需填充较少的纳米填料就能显著的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强度及韧性,达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用成本的目的。随着纳米填料的低成本制造,PEEK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CP-D3型多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