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自叙帖》的空间构成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的狂草艺术已经发展高度成熟,有了严谨的法度和统一的造型艺术语言作支撑,单字与字组的空间造型趋向自由而统一,具有一定的内部构成的法则。怀素《自叙帖》在这些经典狂草代表作中字数较多,风格特征别具一格。本文对《自叙帖》中的空间构成进行探究。主要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形”的重要性,即单个造型元素的视觉性格;同时强调整体性,即单个造型元素所组合而成的整体大于部分。这些组合的构成法则都是唯一而独特的。整个《自叙帖》的视觉形式,也正是由这些单个造型元素在一个特定的组合排列机制下相互作用而呈现的。了解其视觉形式空间构成的规律,才能掌握艺术表现力与空间构成的法则,进而运用到创作中来。因而,对这些单个造型元素以及其组合排列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自叙帖》的点、线、面(内空间、外空间、字形结构、字组结构、行组结构)在形状、质感、方向、长度、位置上的变化所形成的不同视觉性格做了详细的图像分析,并对其形式构成的组合排列机制做了归纳和梳理。首先,整幅作品使用了大量的中锋粗细一致的曲线,形成了较多的饱满的圆形内空间,这在整体视觉上形成了其最基本的基调。其次,在点、线、面的处理上,作者不断变化其大小、方向、长度来制造视觉上的张力变化。在点、线、字组结构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造型的重复排列,以形成一定的节奏韵律感,并在这种排列中利用其中某点的方向与疏密的变化形成一定的节奏变式。第三,在字组结构的排列上,作者利用字重心的变化以营造字组结构的动态,且重心居于字结构上方的字占整幅作品中的大多数。字组合主要是以单字重心轴线一致;点线或面呈重复性排列;字组外轮廓的规则性这几种方式排列。第四,作者还在整幅作品中刻意营造比例较为突出的点线或单字,以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力。
其他文献
江南丝竹是流传于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以丝弦乐器和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典雅秀丽,柔美细腻的音乐风格使江南丝竹既富有江南秀美柔婉之风,又尽显都市灵动流畅之韵,
期刊
提到油画,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它是一个绘画种类,而绘画发展史即是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的发展史,任何绘画作品都离不开眼睛。绘画自人类还处于蛮荒时代就出现了,最早是以矿物颜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