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薯茎秆为原料的生物质气化系统实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短缺的当今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安全,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能源已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研究已在各国广泛的展开.为了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减轻环境的压力,我们提出了以发展木薯产业为主的农村生态能源系统.木薯是南方特有的经济作物,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块根适合生活燃料酒精,而剩下的木薯茎秆为农林废弃物,我们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在对生物质能概念,利用生物质能技术介绍的基础上,该文对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国内外生物质气化项目的技术特点、组织开发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然后对发展木薯产业的生态能源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以木薯茎秆为原料的生物质气化实验多次改造和反复尝试,了解了气化炉内温度场分布,得出了温度、空气流量等因素对生物质热解气的成分、热值等影响的一些基本规律.由实验得出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木薯茎秆空气气化的热值达到4722.73kJ/m<3>,气化效率达到69.66﹪,燃气的杂质含量较少.比较了以木薯茎秆为原料的可燃气体与其它生物质燃气以及化石燃料燃气的组分及性质,分析表明,生物质燃气完全适合民用,是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对面向农村200户生物质气化供气系统进行了经济分析及预测,并进一步对项目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在经济上建立以木薯茎秆为原料的生物质气化系统完全可行,为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调试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初步的研究证实了利用木薯杆进行气化的可行性,将促进中国南方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的进程,为建立完整的农业生态能源产业链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蓝冠噪鹛(Gurralax courtoisi)是 IUCN列出的极度濒危物种,其繁殖期活动基本限于婺源县境内河流附近的村落风水林中。2016年5月-6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法对其繁殖期活动范围进行了调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稳定的葵花油水包油乳状液模拟非均相食品体系,大豆磷脂脂质体模拟非均相生物体系,用水溶性的偶氮化合物AAPH热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引发脂质氧化,通过硫
目的:研究双斑蟋触角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末梢在脑内的形态和分布及中脑触角叶神经纤维球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揭示双斑蟋初级嗅觉传导通路的神经结构与功能。为研究昆虫嗅觉学习
本文从生鲜电商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出发,识别了隐藏在生鲜电商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风险因素,包括:供应风险、包装/标签/标识风险、冷链风险、仓储风险、电商平台管理风险。以标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由于具有增稠、絮凝、增强纤维强度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造纸、采油等领域。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水溶性大分子RAFT试剂聚甲基丙烯酸(PMAA macro-CTA)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调控丙烯酰胺(AM)的分散聚合。由于聚合物中的PMAA-链段在反应介质中是可溶的,起到了分散稳定的作用,因此能够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目前关于RAFT分
学位
化石燃料的日益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使无污染性的氢气成为较为理想的二次能源,特别是氢气在燃料电池上的应用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目前人们开始关注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氢气,用生物质制氢作为一个可行性的选择正不断的获得重视,乙醇制氢显示出很好的特性,它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蒸气重整反应进行分解,产生富氢混合物。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对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Ni-Cu/Al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