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地理时空数据信息化与自动化采集方式的发展,实景三维场景可视化平台承载的数据调度与分析量级不断扩张,对三维模型数据高效动态可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与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根据视角变化拥有不同细节丰富度的多层次细节模型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多层次细节模型按需调度与渲染,场景模型数量与细节特征得到共同保留,可视化效率大大提高。但目前多层次细节模型可视化方法存在高细节层级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空间信息系统与智能设施管理” (2016YFB0502300) 课题三“多模态时空对象分析与可视化(2016YFB0502303), 2016.07-2021.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理时空数据信息化与自动化采集方式的发展,实景三维场景可视化平台承载的数据调度与分析量级不断扩张,对三维模型数据高效动态可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与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根据视角变化拥有不同细节丰富度的多层次细节模型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多层次细节模型按需调度与渲染,场景模型数量与细节特征得到共同保留,可视化效率大大提高。但目前多层次细节模型可视化方法存在高细节层级模型调度与渲染效率不高,模型渲染时间随网络和设备性能差异有较大波动等问题,进而影响着三维可视化场景完整性与视觉一致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多层次几何细节特征的实景三维模型轻量化可视化方法,通过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压缩采样构建多层次细节点云模型,在部分尺度和视角使用轻量化点云替代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的方式,实现了部分场景下三维模型可视化效率与视觉效果的提升。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顾及几何细节特征的轻量化点云采样方法。针对实景三维模型在高细节层次下可视化效率不高,简化程度过高时容易丢失主体结构的问题,本文基于实景三维模型使用Poisson Disk采样法构建了顾及几何细节特征的点云模型,通过点云模型来改进与优化单一实景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效果。为了得到均匀分布且冗余度低的点云,本文设计对比实验对随机采样法、最长边采样法和Poisson Disk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与采样点数下的采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oisson Disk方法在采样均匀度与减少数据冗余方面均有显著优势。(2)基于采样结果构建了具有纹理色彩的点云多层次细节模型。为了得到更贴近真实地物特征的模型,使用三角重心法对点云进行纹理色彩映射。随后,通过使用体素下采样法对模型进行逐层抽稀,构建了点云的多层次细节模型。(3)提出四叉树与KD树混合的多层次细节模型组织与管理方法。针对单一的空间数据划分与组织方式难以顾及模型空间分布特征,导致数据调度与可视化效率的一致性较差问题,提出在低细节层级使用四叉树,高细节层级使用顾及模型顶点数的KD树划分的方式,使模型节点间数据量分布更均匀,模型可视化时场景的完整性更好。(4)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尺度自适应的轻量化可视化对比试验与原型系统设计。首先在不同数据尺度上,验证了点云模型相较于实景三维模型具有更高的调度与渲染优势。其次开发了基于Web客户端的原型系统,结合实际数据测试表明系统可以稳定在60帧/秒运行,可视化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试和运行优化控制是空调水系统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中央空调系统建立之初,由于实际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与设计的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不相符,容易造成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一致的水力失调现象。而在空调系统投入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各末端支路的空调负荷经常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实时对水系统各末端支路进行流量调节,使得各支路流量与变化的室内空调负荷相匹配。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平衡阀的水力平衡
抱杆作为一种吊装工具被广泛运用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随着对线路组塔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所使用的抱杆,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在近期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因其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其替代品座地式摇臂抱杆有自重大、运输组装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组塔施工方案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内爬升抱杆。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阅读国内外
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正由卫生填埋逐渐向垃圾焚烧转型。垃圾焚烧与卫生填埋一样,也存在渗滤液产生量大,处理困难的问题。膜分离技术常被设置在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环节,此环节会产生大量有机物浓度高,重金属及盐分含量大、可生化性差的膜浓缩液,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基于单一技术难以高效处理膜浓缩液这类复杂废水,本论文采用“混凝联合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膜浓缩液。在对化学混凝和电混凝预处
柔性悬臂结构在现代工业中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然而其工作时容易引发自身的振动,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在利用主动控制对此类结构振动进行抑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时滞。忽略时滞而设计的控制律有时得不到期望的控制效果,甚至会对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在柔性悬臂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中,考虑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并研究控制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一章介绍了柔性悬臂结构的应用背景,对柔性悬臂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
随着列车轴重和运营速度的不断增加,钢轨磨耗速率过快成为影响铁路钢轨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铁路钢轨层流等离子选区淬火是一种表面硬化技术,能显著提高钢轨表面的耐疲劳耐磨耗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开展铁路钢轨层流等离子淬火机理分析,可以加深对淬火过程的理解,为工艺过程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基于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高温等离子体冲击钢轨时流体非等温流动的空间数值解;然后基于传热控制方程和流
在煤、化工及石化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温度范围在80℃~200℃之间的低温工艺凝液需要被冷却至目标温度。我国煤、化工工厂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成为选择冷却方式的主要矛盾,化工行业常用的冷却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大量的低温热能也被浪费,造成了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低温热源的热量由于其品位较低难以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在低温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传统装备制造正从智能化、信息化两个方向发展。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对于智能化制造战略实施起着重大的影响。将机床状态监测与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大幅加速我国机床走向智能化的步伐,提高智能化水平。数字孪生是指通过运用新兴的信息技术以实现虚拟仿真模型的构建,用于描述对应物理实体
在五轴球头铣削加工中,几何误差补偿经常用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然而在几何误差补偿过程中,刀具姿态角的异常突变会造成不可预料的表面缺陷。本文在对五轴球头铣削表面纹理仿真与实验、表面形貌评定与预测以及几何误差补偿等方面进行国内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刀具姿态角改变作用下的表面形貌评定工作。首先,本文建立五轴铣削加工中球头铣刀的运动学轨迹方程,对工件进行表面仿真建模并获取相应表面形貌,在已有评定表面形貌质量
随着铁道车辆不断重载化、高速化,车辆在服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车轴疲劳失效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车轴在服役与检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划伤、腐蚀、撞击等表面缺陷,这些缺陷造成了应力集中,降低了车轴疲劳强度。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缺陷对车轴疲劳强度的影响,为车轴安全检修提供参考依据。以国产中碳钢车轴(JZ50)为研究对象,制备光滑、含环状V型缺口、孔洞缺口三种车轴试样,采用瑞士高频疲劳试验机测试其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公转铁”等系列优化货物运输结构的政策实施,铁路货运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重载运输作为提高铁路货运效率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货运的主要发展方向。重载运输主要通过多式联运、提高车辆轴重和增加车辆轴数等手段来实现,但是多式联运和提高车辆轴重均受到现有线路条件和装载货物的限制,特别是一些装载大型设备的特种货车仅依靠提高轴重已经难以满足装载要求。故可以通过采用多轴转向架来提高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