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壁管内的脉动流动及其传质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人们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降低工业装备的能量消耗、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热量质量传递设备的效率、进而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十分重要。另外,随着大量高粘度、具有生物活性的流体介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物化工、制药以及生命医学等领域,也亟待找到一种在低剪切层流条件下的热质传递强化技术。提高传递设备的效率和促使设备单元的小型化与微型化,采用脉动流动技术是实现质量传递过程强化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尚未搜索到有关伴随反向流的脉动流动对传质强化影响的研究报导,因此本文以波壁管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技术完成了波壁管内不同控制参数下的质量传递速率测量,并提出了伴有反向流的脉动流动的质量传递强化机理;采用铝粉法流动可视化技术与定时刻拍照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完成了对伴随反向流的脉动流动的流动结构观察,研究了不稳定流动对传质强化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及其二次开发接口,对一些实验测量不能观测的物理量进行了数值分析,为研究波壁管的传质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了观测波壁管内伴随反向流的脉动流动特性,设计加工并组建了波壁管、脉动装置和可视化及图片记录系统装置等以满足研究需要。通过测量定常流场下的流体力学性能,得到了波壁管内不同流动状态的临界雷诺数等标志量;等功耗条件下波壁管与直壁圆管的比较结果表明,当流动进入过渡流流域后,波壁管具有更好的质量传递性能。系统研究了控制参数对伴有反向流的脉动流场下的质量传递强化的影响,并发现,在一定的脉动流振动分率范围内,质量传递强化效果随振动分率的增加而增强;最有效的质量传递强化发生在净流动进入过渡流流域之前的中等雷诺数下;与最大传递强化效果对应的最佳振动频率随净流动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几乎与流量的振动分率无关。据此提出了伴随反向流的脉动流场下的质量传递强化机理,即当入口速度和波长的比值接近脉动振动频率时会产生最有效的质量传递强化效果,并据此得到了确定最佳操作条件的依据和方法。为建立传质强化与不稳定流动之间的联系,对伴有反向流的脉动流动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发现,一个脉动周期内同时存在稳定和不稳定两种流动现象,而不稳定流动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无序混合越强烈,对应的质量传递强化效果就越好。这表明不稳定的流动结构对质量传递强化的贡献最大。作为实验研究的验证和补充,数值模拟给出了系列分析结果。数值结果不仅与现有的实验结果吻合,同时说明了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而且得到了实验测量很难观测的物理量,如流动分离、涡强度、浓度分布等。结果发现,脉动流动比定常流动更早发生流动分离;涡强峰值总是出现在惯性控制的中等振动频率下;浓度边界层的分布与质量传递强化过程相对应。研究结果表明,脉动流动技术是实现传质强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涡强度与浓度分布均可反映质量传递过程,为探究其它管内的传递性能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其他文献
<正>最近,王石接受媒体采访,面对"万科在五年前制定了一个"千亿计划",用一亿元人民币送一千名工程师去日本学习……为何万科却要将一批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送到日本去学工匠精
多孔介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蓄热和换热性能,可以在燃烧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自由空间中的传统预混合燃烧相比,多孔介质中的预混合燃烧在降低污染性尾气排放、扩展可
分析兴化市缸顾乡农村土地流转和粮食生产现状,查找制约农业生产经营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为研究华北冬绿肥(WGM)对生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尿素(N)为对照,设计了二月兰、冬油菜、草木樨单施、倍施及与氮肥(N)配施处理。结果显示:冬绿肥倍施
行星表面精确着陆是深空探测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探测器的导航与制导控制水平直接决定了着陆任务的成功与否。传统的基于航位推算的行星着陆导航与制导控制方式无法满足未
近年来电煤的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有些电厂所使用的煤炭,和当初设计的种类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偏离,导致了除灰不畅的问题出现的更加频繁,对于发电厂的运行安全造成了比较大
干部的作风建设是高校能否全面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真正完成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加强和改进高校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切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廉洁从政教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鉴于当前的研究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象似性应替代任意性成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性。本文认为:象似性和任意性应是辨证
杜利特尔是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主将,在她的诗歌里渗透着一种"神秘性"倾向。文章试图通过对其诗歌中"神秘性"的表现、成因以及创作"神秘性"的方法等三个方面的探究,来凸显女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