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中主要使用的类方进行梳理,归纳书中各类方的使用范围,总结其加减用药规律,以便发现吴绶组方用药的特点。并与《伤寒论》进行对比,分析其对仲景学术治法、组方、用药的继承与发展,以期有利于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统计《伤寒蕴要全书》中所有方剂,完全录入Excel表格,运用文献研究及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以方类证”分类法,将其中内服方剂进行分类整理,以方名、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中主要使用的类方进行梳理,归纳书中各类方的使用范围,总结其加减用药规律,以便发现吴绶组方用药的特点。并与《伤寒论》进行对比,分析其对仲景学术治法、组方、用药的继承与发展,以期有利于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统计《伤寒蕴要全书》中所有方剂,完全录入Excel表格,运用文献研究及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以方类证”分类法,将其中内服方剂进行分类整理,以方名、组成为主,人工分析为辅,病机为主要鉴别核心,以基础方为纲,对各类方中使用较多的药物进行分类解析,挖掘共性与特色,对各类方的使用进行总结,并与《伤寒论》对比,探讨吴绶对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吴绶组方用药的特点。结果:1.通过对1188个内服方统计,归纳为266种类方,将正文部分使用频数最高的10类方与全书加减变化数量最多的10类方比较,取其共有类方,发现全书以小柴胡汤类方、桂枝汤类方、四逆汤类方、理中汤类方、五苓散类方、四物汤类方、四君子汤类方7种类方,使用最为频繁,变化最为灵活。2.通过对《伤寒蕴要全书》中主要使用的7类方的各症状、证型与加减药物的分析总结得出:小柴胡汤类方方证多有湿热、痰浊、水饮内停、腑实便秘等实邪为患,且以热证居多,增加药物多见桔梗、栝楼仁、茵陈、茯苓等除湿、化痰、利水之药,黄连、栀子等清热药,栝楼根、玄参等滋阴药,多去大枣、甘草、人参等壅补之品;桂枝汤类方方证多为虚实夹杂证,表里同病,增加药物多见麻黄、细辛、葛根、川芎、防风等辛散温通祛风解表之药,和当归、人参、饴糖、附子、白术等补足阴阳气血之药;四逆汤类方方证多为阳虚阴寒、阴阳格拒证,增加药物多见葱白、干姜、附子等温阳散寒,交通上下之药;理中汤类方方证多为中焦虚寒,水湿内停,升降失调,气机逆乱,增加药物多见陈皮、厚朴、半夏、丁香、木香等理气药,茯苓、藿香等除湿利水药,桂枝、附子等温阳药;五苓散类方方证中多见水湿停聚、气机逆乱、津不上奉、湿热阻滞,增加药物多见茵陈、滑石等清热利湿药,以及升津止渴、升阳止泻之葛根、去暑要药之香薷;四物汤类方方证多为血虚发热、气血两虚、血虚气滞,增加药物多见柴胡、生地、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丹皮、地榆等清热凉血药,人参、黄芪等补气药,木香、陈皮等理气药,附子、肉桂等温阳药;四君子汤类方方证多为饮食不化,食滞中焦,胃气上逆,增加药物多见陈皮、半夏、青皮、枳实、砂仁、香附、丁香、木香等理气和胃降逆药,神曲、麦芽、山楂等消食化积之药。3.与《伤寒论》原方证对比分析得出:吴绶使用桂枝汤与五苓散皆同仲景之法;对小柴胡汤证出现的发热、头痛、耳聋等症状及其使用禁忌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对四逆汤证之汗出、口渴、舌苔做了完善;对理中汤证之疼痛、面色做了补充。与《伤寒论》相似加减方对比分析得出:吴绶使用小柴胡汤类方时,在阳盛阴虚证中做了较多的补充,多为清热解毒、滋阴润燥、降气化痰之药,更多用于调畅气机、通散实邪、清热滋阴;使用桂枝汤类方时,则分别增加攻邪药与补虚药的种类,在桂枝汤的攻补兼施之法上做了一定的拓展;使用四逆汤类方时,则更注重在补虚温阳之余,交通上下;使用理中汤类方时,更注重气机升降与传变他经;使用五苓散类方时,在湿热发黄证中新增较多方剂,说明在吴绶生活的明代中期江浙地区,湿热证已极为常见。结论:吴绶对《伤寒论》中部分方证进行了补充,列出禁忌症,其组方用药则具有注重气机通畅、擅长攻补兼施、喜用寒凉药物三方面特点。对于研究伤寒学术发展有一定的价值,且可有益于临床。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坐位侧屈旋顶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一种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推拿手法,为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月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80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即试验组(坐位侧屈旋顶法)40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40例,进行治疗。研究过程中有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符合脱落标准予剔除出组,有3例(试验组1例,对
目的:以无病生存期为主要研究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中医药干预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以期通过统计学方法客观评价中医药对TNBC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为中医药参与TNBC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中医医院光华院区肿瘤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术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疾病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分子理论为基础,以检测肺胀痰热郁肺证及阳虚水泛证两证型组间患者血清中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的水平为主要观测指标,结合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检查、肺功能检查等辅助资料,探讨血清PTX3在肺胀两证型组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为肺胀的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根据病例的纳入标准,纳入痰热郁肺证组30例,阳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痉挛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原计划纳入符合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构音障碍患儿66例,实际纳入61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61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研究过程中,因患儿监护人个人原因要求退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剔除2例、3例,最终共完成56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
目的:通过观察舌针结合针刺“颅底七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相比较,分析二者疗效差别,探讨舌针结合针刺“颅底七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是否具有优越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联合针刺方法。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数为偶数的患者纳入试验组,予舌针及针刺“颅底七穴”治疗,随机数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对照
目的:观察桂芪化气汤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慢性期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疗效性和安全性,为痛风慢性期的治疗提供有效方药。方法:本研究将纳入的72例痛风慢性期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非布司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桂芪化气汤。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尿酸(UA)
目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参苓白术散可增加有机试剂致皮肤物理屏障功能障碍小鼠模型的皮肤水合度、减少经皮水分丢失、减少表皮增厚、减少角质层过度角化与角化不全、增加表皮总脂质量,具有修复皮肤物理屏障功能的作用。本研究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模型小鼠表皮细胞间脂质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神经酰胺及各类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特别是对在屏障功能中必不可少的酰基神经酰胺的含量及合成代谢过程的影响。此外,观察参苓白术散对紧密
傣医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河流,是傣族人民与大自然及疾病的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成果,完善傣医学的理论有助于傣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傣医经筋理论是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整理研究傣医经筋理论,这是对傣医学的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傣医经筋理论广泛应用于傣医传统外治疗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分析法等方法对傣医外治疗法的相关资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