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重点研究段成式个人生平及其著述,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段成式个人的基本问题,包括三节:一是家族世系。段成式出身书香门第,且以祖荫入朝为官,这对研究他能诗善文、深谙佛理的艺术造诣大有裨益。二是思想著述考辨。了解段成式所生活的时代对把握其独特的个性与思想,探究其作品中反映的精神世界有一定帮助,本节拟从三个时期考查段氏思想变迁过程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三是关于段成式交游著述考论,主要涉及与其创作有关的党争人士、文坛人物、佛道僧徒及其他人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段成式诗文创作研究,首先从众所关注的“三十六体”切入研究成式骈文创作风格及特点。段成式骈文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善于用典、辞藻华美,大有逞才傲物之势,特点之二即表现为偶对工巧、声律精切,风格华丽浓艳,雕琢纤巧,这与当时文坛普遍流行的崇尚绮靡风气相吻合。其次研究段成式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成式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与李商隐温庭筠乃至杜牧相比都有其独具的个性特征:恢宏乐观的气度、洒脱一切的豪情、平交王侯的傲气——这皆源于儒释道三教的综合影响。再次题为段成式散体文创作研究,成式精通三教,尤谙佛理,散体文作品虽总体数量不多,但宗教题材多有所涉;另有部分题材的散体文带有迷信色彩。段成式的散文与诗歌虽表现方式不同,但其内涵的精神特质是一致的。第三章着重笔墨来关注段成式的小说创作。关于其传世小说《酉阳杂俎》后世学者多有研究,但究其研究角度多所关涉版本流传、校勘点校、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对后世笔记小说、志怪小说的影响,本章对段成式小说创作的研究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成式小说创作的概况、特点,在文坛皆看轻小说的氛围中成式公然以志怪小说自称,其观点已明显有异于六朝小说,成式小说创作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有意为小说,二是小说创作去史书化。接着从与唐代宗教关涉角度谈酉阳杂俎的创作,佛教与两汉传入中土,并逐步本土化,成式小说中的神话传说、传奇故事有不少佛教因素,在记述佛教相关内容的篇章页不乏本土宗教——道教——的因子存在。最后从《酉阳杂俎》中表现较多的地域文化展开研究,主要有另个方向:一是齐鲁文化,成式祖上为山东淄博,其父亦长期于齐鲁地方任职;二是川蜀文化,成式幼年随父宦游蜀地多次,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多有了解,其文中关于此二地的历史遗迹、风俗习惯、文坛轶事、僧道秘闻等等,应为地域文化研究生所重视。在晚唐整体社会背景下,士人学者进取心的衰退使文学更加自由的发展,文人猎奇和广交朋友称为一种泛现象,成式亦难脱窠臼。但身处以诗歌艺术为主流文学式样的朝代,恃才不羁的成式注定难以扬名于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