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一,但高等教育质量却较低。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但高校特别是公立高校的行政化是我国整体高等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公立高校去行政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公立高校行政化的外部表现为:公立高校的设置及管理严格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公立高校领导由各上级主管部门指定,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干预公立高校的岗位设置制度。内部表现为:一是公立高校行政化色彩浓厚。二是校内资源配置行政化。校内资源配置完全受制于行政权力,学校的财力资源首先满足于拥有行政权力的学校领导所负责的学科、专业,课题申报,基地申报、职称评定等毫无疑问地向这些拥有行政权力的学者倾斜,行政化波及到学生。公立高校行政化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导致中央及地方政府和公立高校财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教育腐败。教育质量低下。从教育产权的角度,导致我国公立高校行政化的原因主要是:公立高校产权主体单一性,公立高校所有权安排的不合理。严重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的建立和完善,激励不足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我国公立高校去行政化的困境主要包括:对于去行政化的必要性和措施认识的观念困境,缺乏法律法规保障的制度困境,以及缺乏分类指导的操作困境。公立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选择,首先是统一对去行政化的必要性等方面的统一认识,完善以大学自治、教授治学、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以及通过广泛宣传、修订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制定《公立高校大学章程》,规范公立高校招生管理制度,将招生管理权限下放到院系一级,由院系上报招生指标,并负责招生,取消招生办公室。改革工资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对于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实行年薪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划拨的教育经费到学校后,统一打包到院系,由院系自行决定分配,充分照顾学校所有专业、学科的均衡发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