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形貌氧化钛表面微观结构调控、性能及其光生电子转移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ccc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问题。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以光催化材料为基础的光催化技术能够实现太阳能-化学能的高效转化,是一种有望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经典的光催化材料之一,TiO2由于具有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和制备方法多样等优点,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目标。但由于二氧化钛只能利用太阳光中含量很少的紫外光。因此,对TiO2进行改性进而获得性能优良的TiO2光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通过对特殊形貌的TiO2表面进行微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TiO2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能。本文采用水热法和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三种以二氧化钛为基质的新型光催化剂,并对所制备体系的光生电子转移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通过1,2-二(吡啶-4-基)乙炔(DPyE)分子与植入TiO2纳米管(TNTs)的Cr3+配位,制备了一种新型的TiO2纳米管基杂化体(TNTs-Cr3+-DPyE)。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光电流响应对Cr3+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植入TNTs的Cr3+增强了TNTs与DPyE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TNTs的电子转移效率,同时也拓宽了体系的光吸收范围,进而大大提高了TNTs的光电性能。这为设计、制备高活性TNTs基光电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将静电相互作用及配位相互作用联合制备了一种以铜为“桥梁”的二氧化钛(TiO2 MS)/卟啉(TCPP)纳-微复合微球(TiO2 MS-Cu-TCPP)。研究发现,以Cu桥联TiO2 MS和TCPP,极大地提高了TiO2 MS的可见光吸收和电子转移。而以TiO2MS-Cu-TCPP为光催化剂制氢时,其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TiO2 MS、TiO2 MS-Cu、TiO2MS-TCPP、TiO2 MS-Cu-CuTCPP和TiO2 MS-TCPP-Cu。相对于纯TiO2 MS,光催化活性提高约6倍。说明以Cu NPs为桥联剂和助催化剂,TiO2与TCPP之间能产生更强的相互作用,使目标产物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较多的活性位点以及高效的界面电子转移。因此,TiO2 MS-Cu-TCPP纳-微复合微球具有高且稳定的光催化活性,这进一步说明界面改性对调控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重要作用。这一结果为构建特殊结构半导体光催化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通过在介孔TiO2微球上原位还原负载铜物种,继而通过适度碱刻蚀,获得了分散性良好、小尺寸Cu纳米粒子铆合的TiO2介孔微球(TiO2 MS-Cu)。利用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PS等对复合物的形貌、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TiO2 MS-Cu杂化体上小尺寸的Cu纳米颗粒主要以零价态的金属Cu单质存在,且其具有高度的分散性与稳定性。继而,详细研究了该特殊Cu粒子引入对TiO2微球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电响应流谱及电化学阻抗谱对电子转移的详细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相对于P25-Cu,TiO2 MS-Cu杂化体具有更高的光催化制氢性能及良好的稳定性,说明利用介孔结构TiO2微球控制Cu粒子生长的优势:TiO2 MS-Cu中小尺寸、单分散的Cu作为光催化制氢的活性位点,不仅可以明显加快电子转移速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TiO2的吸收并降低析氢的过电位,进而提高了TiO2 MS-Cu微球杂化体的光催化制氢活性。
其他文献
扩散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系统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对于难以推导得到扩散问题数学解析解或者需要进行粒子追踪的情形,网格蒙特卡洛仿真就成了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方法。理论上
近年来,水环境问题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四环素残留和重金属离子是本研究重点考察的对象。四环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但随着对其的滥用,导致环境中出现大量四环素残留,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光催化技术是公认的绿色环保技术,能够实现对四环素残留的高效降解。而水体中多种金属离子的存在会阻碍各工艺对特定高毒性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去除效果,离子印迹技术能够实现对目标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因此光催化
随着当前能源的日益短缺和全球气候变化,努力寻找新的可替代和环境友好的能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为未来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一条清洁、可持续的途径。因此,用于氢能生产的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开发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含氧酸盐类铌酸钾(K4Nb6O17)和钼酸镉(CdMoO4),以及有机半导体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研究对象,分别对K4Nb6O17,CdMoO4,
自2009年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最初的3.8%急剧增加到25.2%。虽然传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率几乎可以与硅太阳能电池相媲美,但其色度不够美观,不能应用于光伏窗帘、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兴领域。为了满足这些领域的要求,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仅要保证良好的光伏性能,还要保证美观的色度表达。为了使其适用不同的生活需求,需要在色度
北冰洋地区被范围广大的冰层所覆盖,由于北极的声速为正梯度分布,在声传播过程中,声线将不断地向上弯折,粗糙冰层会对声波产生强烈的散射作用,导致强烈的冰下混响。当主动声纳工作在极地冰下时,冰下混响是典型的干扰,强烈的冰下混响干扰严重地限制了主动声纳的探测性能,因此为了预报及评估主动声纳在冰下工作时的探测性能,非常有必要建立合适的冰下混响强度模型,从而有效地预报冰下混响强度;此外,极地冰下起伏粗糙度信息
高速硅光电探测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可与CMOS电路集成等优点,是水下无线光通信“卡脖子”的核心器件。本论文以提高Si光电探测器的频率响应带宽为目标,围绕带宽限制因素展开深入研究,提出耦合等效模型,优化光电探测器结构,最终研制出-3 V下400 MHz@850 nm的高速Si光电探测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等效电路模型是研究高速光电探测器的常用方法,然而传统的等效电路仅仅考虑了 RC时间常
中国和朝鲜一衣带水,而中国作为古代东亚文明的辐射地,成为了朝鲜交流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朝鲜文人历来对“游览北京城,书写京城事”情有独钟,就连出行受到诸多限制的明清时期,都没能阻挡他们的旅华热情。每逢朝贡时节,都会有大批朝鲜文人随使节团,前往中国,一览中华烟云,留下属于自己的“朝天录”和“燕行录”等纪行文学作品。但随着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东亚门户、东亚原有的文化秩序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失去了原有的平衡
Re1-xAexMnO3(Re:稀土金属元素;Ae: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元素)钙钛矿锰氧化物是强关联电子材料中的重要代表,该体系材料内部的载流子有序化、轨道杂化、晶格畸变和铁磁耦合等相
近年来,翻译界愈发重视系统功能语言学,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翻译时不仅仅注重句法结构,而且更加看中句子所传达的信息。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更是为翻译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针对科技英语翻译更加有效。尽管前人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研究不胜枚举,但鲜少有人从主述位的视角进行分析。本文旨在从主述位视角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汉译进行讨论,并以《军事登山》的翻译文本为例,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两个及以上铁性序参量的材料,铁性序参量主要包括铁电、铁磁(反铁磁)、铁弹性等。共存的铁性序参量之间还存在相互耦合效应,最常见的就是铁电与磁性的耦合效应,这赋予了铁电材料很多新奇的物理性能,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铁酸铋(BiFeO_3,BFO)是多铁性材料的典型代表,其反铁磁奈尔温度(T_N~370℃)与铁电居里温度(T_C~830℃)均远高于室温。这为下一代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