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球(tennis)是一项时尚、高雅、而又激烈的运动,它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等特点,不仅能够促进人的速度、耐力、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对提高判断、稳定、反应等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作用。从李婷/孙甜甜的奥运会双打冠军,到郑洁/晏紫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双打冠军,再到李娜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单打冠军,我国的网球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网球这一高雅运动逐渐成为一项国人皆知的健身运动,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山东省是体育大省、体育强省,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青少年运动员,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我省的网球运动在发展现状不太乐观,且处于中下游水平。要想促进山东省网球事业的发展,必须从基础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因为,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省网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因此,研究山东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提高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水平,同时对山东省整体网球运动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参加2011年山东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费县站”和“烟台站”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所获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近几年来,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山东青少年网球运动普及程度仍然不高。针对此问题,我省在网球运动的宣传上应加大力度,增强人们的网球意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到网球运动中,提高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普及程度。2.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选材缺乏科学性,选材成材率较低,同时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网球运动员缺乏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培养,过分重视技战术训练,对网球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重视。我省应在完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选材体系的前提下,要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进行科学、合理、系统、长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成材率。3.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参加比赛次数较少,缺乏比赛经验特别是大型比赛经验。应为我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提供尽可能多的比赛机会,促进比赛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健全青少年网球竞赛体系。4.山东省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资源缺乏良好的整合和互补,导致运动员训练和文化课学习发生时间冲突,不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运动员的培养中要处理好学习与训练中的矛盾,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他们文化课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5.山东省青少年网球教练员有比较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执教动机,但是教练员在科研能力较差、训练缺乏科学性、培训次数比较少。我省应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增加教练员的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规范和完善教练员的上岗、考核制度以及激励机制。6.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的保障机制不完善,训练场地、器材紧缺,经费不足,特别是医务监督,绝大部分培养机构不具备此条件。领导不够重视,政府和社会其它方面的支持度不够。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中,领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社会、企业俱乐部都应该加大对青少年网球的支持和投入,更加完善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训练的保障机制。7.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太过于单一化,培养和管理体制都不够完善。应建立具有“举国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共同优点的新型管理体制,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其向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