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巴克《重生》三部曲中的生命政治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幽灵路》而获得布克奖的英国女作家帕特·巴克(Pat Barker,1943-),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富洞察力、创造力及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之一。巴克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重生》《门中眼》和《幽灵路》被称为《重生》三部曲。三部曲将真实的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结合起来,以1917年9月到1918年11月这一段烽火岁月为时间背景,以因罹患弹震症接受精神治疗的英国官兵及其心理医生为主线,集中反映了英国数十万年轻人被当作“行走的牛肉”驱上战场,在“战争绞肉机”中消耗殆尽的命运。三部曲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力书写,提供了20世纪文学中对一战最权威的再现,成为不可忽视的世界级文学经典。三部曲用基于史实的丰富细节揭示出一战中整整一代英国青年所面临的是彻底抹除其个人意志的、完全掌控及剥夺其生命的权力。法国哲学家福柯指出,19世纪以来的政治是覆盖了人口与个体之全部的生命政治,19世纪以来的战争是关于生命政治的战争。而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更是进一步指出,奠定西方现代国家之基础的,首先是被剥夺了所有权利之保护的人的赤裸生命。因此,本文拟从福柯与阿甘本的生命政治角度解读巴克的《重生》三部曲,以透视其中呈现的捕捉、控制及褫夺生命的精细而庞大的权力装置,并揭示其实质及运作机制。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正文共分四个章节。论文第一章主要在人口层面分析《重生》三部曲中所展现的生命政治权力机制。在福柯看来,以扶植生命为主要目的的生命权力,存在一个“死亡悖论”,即在整体人口的安全与健康的名义下,可以让一部分人去死,原本承担肉体和生命之责任的权力,可以以一种取消生命的方式运行,而实现这一悖论性运作的主要方式是对“危险”之概念的使用与对外及对内的“种族主义”的操作。在三部曲中,正是在抵御外族侵略之危险以及通过战争净化种族内部来保证人口健康生存的名义下,英国年轻一代男性被驱上战场,消亡殆尽。而从阿甘本的谱系学研究可以进一步看出,正是有着古罗马父亲对儿子之生杀权这一父权制基因的现代生命政治,使得共同体的儿子在整体人口安全的名义下,成为“可牺牲的”那部分,这即是巴克强调指出的作为西方文明根基的“血腥交易”。同时,从阿甘本的“神圣人”这一赤裸生命的原初范例出发,可以看出在主权开启的常态化的例外状态(紧急状态)中,在对法律的无限悬置中,无数士兵被剥夺了一切权利,他们并非像“祭品”一样死去,而是像毫无价值的“虱子般”的赤裸生命一样死去。而主权者通过决断例外状态而产生的“法律+法律之例外”,是西方共同体的原始结构,它带来了西方政治无法解决的困境。论文第二章分析《重生》三部曲中生命政治权力在人体层面的运作。基于对男性身体的测量,一套与男性身体的生物特征相关的“健康”等级标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规范首先被建立起来,据此对男性身体展开全面规训,并激发男性基于身体特征的荣誉感、竞争意识与羞耻心,以捕获并禁锢男性身体。而一系列针对在役官兵开展的体育运动、军事训练及严厉惩罚,实际上是对带有中世纪基督教牧领制基因的“绝对服从”精神的培育与实践。在这种训练与惩罚中,可以看到阿甘本意义上的“主权”向微观领域的渗透,实施着对男性生命的“决断权”,因为士兵们的每一个轻微的违规,都将他们置于某种无限制的杀戮权力之中。而在英国后方,在对反战人员全面的监控、搜捕和惩罚中,权力也逾越了福柯所说的法律与规范的界限,而具有了阿甘本意义上的“主权”任意悬置法律及宣布法律并裁夺生命的性质。这种规训权力在人体层面向主权的变形,标识出了西方现代生命政治图景中新的黑暗区域。论文第三章从有关精神病学及性的生命政治出发,解读《重生》三部曲中的精神治疗及同性恋叙事,分析二者在人口及人体层面对生命与身体的控制与剥夺。首先在人口层面,精神病学基于权力的需要,暗中协助权力将弹震症“病症”与“懦弱逃差”相混淆,使权力以尽可能经济的方式来区分及支配可用的身体。在个体层面,被抛入战时医院接受治疗的弹震症患者在肉体的矫正和规训中被降为事实上的“神圣人”。在医院里,医生变成了阿甘本意义上的主权者,他无需顾及病患之生死的暴力治疗产生了一种“使你活”是为了“使你死”的新型权力技术。“使你活”不再具有福柯意义上的扶植生命的维度,而是以强制的方式仅仅使你的“肉体活”,而使你的主体性与精神死,以便你的肉体按照权力规定的方式去死。同时,权力对性元素也有了新的使用,它首先在人口层面的宣传中利用女性的性魅力和爱情神话,以及男性兄弟情谊中的性元素来怂恿、诱使、胁迫男性走上战场。而随着战争伤亡加剧,社会矛盾频出,尤其是年轻男性感到失望与愤怒时,为了寻找替罪羊,权力又以性的名义将部分男性与女性同时送上舆论的被告席。将一些“行为异常”的女性看作威胁男性的群体,将同性恋者,尤其是男同性恋,看作引发战争失利的腐败叛国者。由此,在人体层面,随着同性恋行为成为猎巫的对象,一时间在怀疑浪潮中人人自危于“异常行为”。权力对弹震症患者的分类与规训以及对性元素先扬后抑的使用,充分展现了生命政治不断进化的危险与噬人本质。论文第四章从福柯提出的“自我技术”出发,分析三部曲中个体对生命政治之全面支配进行反抗的可能性途径。对此,福柯、阿甘本与巴克都不同程度地寄望于哲人式的自律、内省与反思。但巴克与前二者不同的是,她用神经学的语言强调了原始痛觉所表征的基于人性的情绪与情感的重要性。只有原始痛觉表征的原始感性与精细痛觉表征的哲人式的理性相融合,才能使个体摆脱权力的掌控,获得富有人性的、独立的主体性。论文的结论部分指出,从生命政治角度解读巴克的《重生》三部曲,可以透视貌似偶然的、无序的现象背后的权力本质及其运作机制,而巴克小说丰富、鲜活且直指史实的细节,也标识出现代生命政治图景中权力新的变形所带来的新的黑暗及其前方无法预测的危险。巴克的《重生》三部曲不仅是对历史的书写,也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折射与审视。在局部战争与恐怖活动不断,各国各地政府不断宣布紧急状态的今天,从生命政治角度细读巴克的《重生》三部曲,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覆盖了20世纪广阔社会景观的巴克其它作品也值得从生命政治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骨矿化前体的形成机制研究目的:明确天然骨矿化发生过程,探究骨矿化前体的来源,并探讨其形成机制。材料和方法:收集处于发育不同时间点的C57B16小鼠胚胎,制作石蜡切片,对组织切片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以明确顶骨发生时间;自顶骨发生时间点开始,每隔0.5天收集胚胎顶骨,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分析胞外胶原矿化过程,成骨细胞超微结构及矿化前体形成转运等;采用X射线能谱(EDS)元素分析
学位
河道变化情况与变化趋势是河道防洪、通航、水文等分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河道水情复杂和险工险段处,其河床变化复杂,规律难寻,对通航安全、防洪排涝、水利工程设施稳定性等影响深远。根据具体实测数据研究了多波束测深体系在河床变化分析中的应用,探索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内河河底地形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及分析的方法,形成了一种基于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河底地形数据进行河床变化的反演分析的思路。
期刊
人们常常将生态问题误解为环境问题,但事实上,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表征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历史地看,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工业生产紧密相连。因此,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有关自然恶化方面的记载,描述的都是环境问题,而不是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要想全面而透彻地理解生态问题,不仅要了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基础,更要厘清生态问题的发生机制。前者要求我们走进生态学的
学位
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注是IHD的重要治疗措施,但血流灌注的恢复有时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因此,有效减轻IRI对治疗IHD具有重要意义。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细胞治疗的重要
学位
晚清时期,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内忧外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道德风俗亦发生嬗变,官德败坏、士习恶劣、民风浇漓,旧的纲常礼法严重束缚人的伦理精神的更新。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危机,本着仁民爱民之心,在继承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础上,宋恕对不合时宜的道德风俗极力予以批判,并提出一系列改造的建议和举措,更是创下一些别具特色的重塑国人伦理精神的特色教化之道,给我们留
学位
亨利是法国20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现象学家之一,在哲学、神学、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心理分析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对现象学的贡献可简单概括为:揭示内在生命作为一种显现方式的优先性,从而把现象学的彻底化运动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二战期间,青年亨利应征入伍,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这次经历对他后来的思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战争的混乱与杀戮使他开始反思西方社会发展的危机。在亨利看来,西方社会发展的危机
学位
第一部分 调控种植体表面理化、生物特性促进种植体周软组织再生的研究研究目标:研究种植体表面拓扑结构、材料组成、润湿性能和使用生物活性因子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的影响,为后续种植体表面设计提供基础,促进种植体周软组织愈合。研究方法:1.使用三种不同的种植体材料(Ti、ZLA、Ti-Zr)、不同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制作成的六种种植体表面,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在其上的贴附、增殖和M1/M2分化。再收集六种种植
学位
寫本時代和刻本時代是以傳播媒介為區分方式的兩個時代,傳播媒介的改變,會引起傳播環境和傳播方式的變化,而傳播環境和方式的改變,又對倚賴於媒介進行傳播的信息有重要影響。不同的媒介,在傳播唐詩語言信息的同時,也就將其本身的特征附著其中一同傳播出去。因此,從寫本時代到刻本時代,主要傳播媒介的變革,就決定了唐詩在唐代和宋代及以後不同的傳播環境、傳播方式和傳播效果,進而影響唐詩文本的演變,使得寫、刻本時代唐詩
学位
农业生产中施用大量的氨肥进入土壤表层后会导致土壤酸化,引起盐基离子的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经过硝化作用生成的硝氮由于几乎不受土壤吸附作用的影响,会淋洗进入地表和地下环境,最终污染水体。由于氮素转化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反应,且与土壤环境紧密相关,针对土壤氮循环过程及其关联的环境演化的内在机理开展研究仍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现今数值模型模拟已成为研究土壤氮循环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土柱试验出发,研究了不同形态
学位
钢管混凝土(CFST)构件因其承载力高、变形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大跨、高层和重载结构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近半个世纪的应用过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加固问题,正日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外套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法可以大幅提升CFST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此外,外套钢管本身就可以作为夹层混凝土浇筑的模板,施工便捷。目前,关于外套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CFST构件的研究还极其有限。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