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水热条件好,经济发达,土地开发程度高,在各类水土保持项目中植物措施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就目前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设计及实施而言,却不尽如人意。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讲,植物资源利用有限,植物配置形式单一,植被易退化,综合效益低等。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总结有关水土保持植物配置的相关知识,推广典型工程的示范效应。本研究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区的一般生长环境条件,分析了植物水土保持作用机理,筛选了浙江省常用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总结了水土保持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及工作步骤。除此之外,围绕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和应用,将植物措施区分为(1)坡地区:包括坡面植草、坡面植乔灌草、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喷射护坡绿化技术等四类绿化形式;(2)困难立地区:包括废弃土石存放地和取料场等类型区;(3)具有生产功能的措施区:包括经济林和坡耕地等类型区;(4)园林式绿化区:包括主体工程区和四旁绿化区等类型区;(5)近岸湿地措施区;(6)常规林草措施区:以上类型区以外的范围。按照六个区分别分析立地条件、措施实施要点,重点给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种类、典型配置及案例等。除给出适宜植物及配置形式外,各类型区中,坡地林草措施区给出该区立地环境特点、坡面防护措施的实施步骤,几种坡面绿化形式的适用范围及植物选择要点;困难立地林草措施区给出弃渣场和取料场的立地环境特点,植物措施实施的要点;具有生产功能的林草措施区给出坡耕地、经济林的植物措施形式,以及调查得到的各地实施成果;园林式种植绿化区给出不同功能要求下的植物措施要求;近岸湿地措施区给出山区河道、平原河道等类型区的环境特点,植物选择要点等。全文共推荐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近90种,给出调查实例30个,植物配置方式4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