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去甲斑蝥二羧酸与壳聚糖成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目的去甲斑蝥二羧酸与碱性壳聚糖成盐能够降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增强抗肿瘤活性。方法间歇式碱性水解得到的高脱乙酰度(D.D.)壳聚糖与去甲斑蝥二羧酸经由酸碱反应制备成盐,通过小鼠尾静脉、灌胃方式分别观察所成的盐、去甲斑蝥素的急性毒性,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建立小鼠移植性H22肝癌肿瘤模型,观察制备的盐对移植性H22肝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去甲斑蝥二羧酸与壳聚糖所成的盐能降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盐的低、中、高剂量组均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达26.60%、31.69%、44.38%,呈量效关系。结论去甲斑蝥二羧酸与壳聚糖所成的盐增加了水溶性,降低了毒性,提高了抗肿瘤疗效。第二章胶陀螺化学成分研究及抗结核作用研究胶陀螺(Bulgaria Inquinans Fr.)为子囊菌亚门胶陀螺的子实体,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在我国分布于吉林、河北、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研究发现胶陀螺对H22肝癌、U14宫颈癌、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细胞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明显降低血瘀状态下动物的体外血栓形成长度,干重。为充分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寻找胶陀螺的活性成分,我们系统的研究了胶陀螺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和抗结核活性。应用多种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从胶陀螺子实体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技术包括:IR,1H-NMR,13C-NMR,EI-MS和理化常数,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葡萄糖、丁二酸、肉桂酸、咖啡酸、啤酒甾醇、丙二酸、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6,8-三羟基-2,4-二甲基-9,10-蒽醌、4-(乙氧基)-丁酸乙酯。其中后两个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从胶陀螺中分离得到麦角甾醇过氧化物,对麦角甾醇类似物7-脱氢胆甾醇进行氧化得7-脱氢胆甾醇过氧化物,用MTT法分别检测过氧化物的抗结核活性。结果表明麦角甾醇过氧化物及7-脱氢胆甾醇过氧化物抗结核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20ug/ml、50u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