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背景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guang9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在上海首先启动。这标志着人民币区域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量的增大和人民币海外流通、沉淀规模的逐步扩大,有必要从基础设施和制度方面对人民币跨境支付做出安排和规划,从而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钞和非现钞流通是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两者同时并存、互为补充、共同承担货币职能,因此人民币跨境支付包括非现钞(银行存款)的跨境支付和现钞的跨境支付。前者主要通过支付体系实现资金在不同银行账户的转移,而现钞的跨境支付虽然是随着交易过程瞬时完成,但为了顺利完成支付需要在现钞的跨境携带、回笼等方面做出安排和规划。目前,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启动,人民币非现钞跨境支付已有了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但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未来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必然会对包括支付系统在内的跨境支付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人民币现钞主要通过个人及企业携带、非法途径进出入境,通过制度安排渠道流通的人民币现钞仅占流通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且部分边境地区制度安排的银行途径还存在缺陷。因此,本文将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为背景,研究探讨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协调推进包括人民币非现钞和现钞等在内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1。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为比较研究。通过对主要国际货币非现钞与现钞跨境支付的经验研究与分析,从中推导出对中国的启示。第三章为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分析目前人民币现钞与非现钞跨境流通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讨论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对策研究。提出了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的相关建议,即通过构建人民币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体系,完善人民币现钞跨境流通和境外回笼机制。
其他文献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深化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之一,其作用也在逐步加强。这使得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不得不考虑资产价格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商业地产呈现加速发展势头,而传统地产开发融资模式难于适应商业地产开发特性,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长期依赖银行信贷和住宅地产项目开发模式,在商业地产的
总结了DVD用半导体激光器规模化生产的关键问题:外延结构设计问题;前工艺问题;后工艺问题和规模化生产中的产品性能检测和老化筛选问题.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30岁。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分水岭,也是最高潮。这几个月里,他带着两个相机、24卷胶卷,辗转进入了陕北的红色区域;他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共产领导人,以及红军战士、游击队、老百姓;他观察了红色政权的军事、生产、教育、娱乐生活。他此后的一生都与这四个月有关。  从陕北回到北京后,斯诺1937年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通译为《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