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量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协议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最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其中,它在比较恶劣或特殊环境中进行监测工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感知数据的收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主要的任务和功能。但是,监测环境的恶劣性将会导致网络发生不可预知的故障,从而严重影响了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影响了数据收集工作。因此,如何提高监测环境中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的可靠收集效率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和挑战性的研究。自网络编码的提出后,研究学者已经相继提出了多种不同特性的网络编码技术来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有效收集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Kamra等人提出的增量码(Growth Codes)编码技术及相关的后续研究工作。Growth Codes数据收集协议很好地提高了网络数据的持久性,并提高了灾难场景中数据可靠收集的效率。然而,GrowthCodes数据收集协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较低的数据收集效率,例如:(1)协议采用完全随机的数据交换和备份方式会导致离汇聚节点越远的节点数据越难被回收,特别是监测区域边缘的数据;(2)协议的数据交换和备份方式还会造成网络数据分布的不均匀性问题,特别在稀疏型网络中更为严重;(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决定了无线通信的不稳定性,因此数据传输链路质量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而Growth Codes数据收集协议的设计并未考虑链路故障的影响。本文在Growth Codes编码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主要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针对上述第一个问题,本文汲取了传统数据收集协议的优势,提出了节点分级策略,并设计了一类基于节点分级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编码数据收集协议。协议赋予每个节点一些轻量的网络路由信息和选取数据交换对象采用的概率函数,提高了边缘节点的感知数据被汇聚节点回收的概率,降低了网络的数据延迟,提高了数据收集的效率。随后,我们从概率论角度对协议中所采用的概率函数进行了设计。(2)针对稀疏型网络中数据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从传感器节点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类基于多编码源数据的数据收集协议,通过增加节点编码时所使用的源数据,促进了网络不同区域的数据较均匀地传输备份到网络其他区域中,从而提高了稀疏型网络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收集效率。(3)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链路故障在协议中对数据收集工作的影响。为了缓解链路故障对数据传输和备份的影响,使各节点的感知数据能够充分备份到网络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双路备份数据传输机制,并将其应用于Growth Codes数据收集协议中,提高了灾难场景中数据的持久性和完整性,最终提高了网络回收数据的效率。在恶劣或灾难场景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本文对研究提高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收集效率的协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促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业务类型的快速增加,网络管理日益复杂,传统的网络难以保证用户的端到端QoS目标。认知网络在感知当前环境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业务需求,对网络未来
在大型客机全球化协同研制过程中,需要与全球先进的制造企业进行深入地交流,在协同研制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双方信息资产安全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大型客机的全球信息化协同研制
归纳学习的核心问题是从给定的数据集中抽取分类规则,决策树归纳是一种典型的分类规则抽取方法,扩展属性的选择是决策树归纳的核心问题,基于离散化的连续值决策树归纳在选择扩展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通信方式的出现,通信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交流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互联网、有
生物体基因的表达借助于具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和DNA序列中的调控位点的结合来完成,而调控位点出现在相关基因的上游调控区域,并且通常是保守的序列模式,即模体。因此,模体识别对
与传统公钥加密方案相比,基于格的公钥加密方案可抵抗量子攻击,同时其运算简单,运行速度快,因而成为改进传统公钥加密方案效率的新思路。基于LWE的加密方案是具理论安全性支持且
随着信息存储的急剧增长,人们迫切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与知识,并将获取的有用经验广泛用于商务管理、生产控制、市场分析、工程设计和科学探索等。而符号回归算法则
医学图像分割有较早的历史,但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新型高效的成像技术出现,不断的挑战着研究者过去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当核磁共振成像出现之后,核磁共振图像(MRI)处理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黑客、木马、病毒等网络安全威胁问题频发,计算机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不仅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
随着领域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领域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导致领域需求分析与建模成为领域工程研究中的严峻挑战。鉴于领域工程的相关性与稳定性,通过特征方法对领域需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