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儿童临床分析和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例反复严重酸中毒和低血糖、高度拟诊遗传代谢病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疾病特点和诊断过程,探讨靶向基因检测对诊断遗传代谢疾病的价值。  方法:  1.研究对象: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1例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及其家庭其他成员。  2.研究方法:  (1)回顾性总结病人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血和尿代谢物检查结果;  (2)总结和归纳病例特点,以其特异性临床特点为关键词在Pubmed上检索文献,查获的疾病与先证者临床表现进行比对;  (3)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与家长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收集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外周血,对先证者进行可疑致病基因检测,并对家庭其他成员进行致病基因验证;  (4)应用SIFT和Polyphen.2进行突变体蛋白功能预测。  结果:  一名6岁女性患儿,于4岁起先后2次出现严重的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入住我院。查体:无特殊面容,智力运动发育正常,肝脏肿大,尿遗传代谢物筛查提示酮症和甘油尿。予静滴葡萄糖和碱性液后,急性代谢紊乱迅速被纠正。总结两次病例特点,发现甘油尿是独特的代谢异常指标,以“甘油尿”为关键词,在Pubmed查相关文献,检索到三种相关疾病: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甘油激酶缺乏症和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甘油激酶缺乏症和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为性联隐性遗传,女性携带男性发病;甘油激酶缺乏症主要表现为空腹低血糖、持续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和类瑞氏综合征样表现,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为X染色体短臂21区邻近基因缺失导致,常存在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甘油激酶缺乏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三联征,该女性患儿无上述表现,临床表现与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非常契合。送检FBP1基因,检测到先证者FBP1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355G>A/c.960delG,其父亲、母亲和姐姐都是携带者,父亲和姐姐为携带c.355G>A的杂合子,母亲是携带c.960delG的杂合子;并且是目前尚未报道的新突变。突变体蛋白功能预测具有致病性。  结论:  1.患儿于诱因后出现急性代谢紊乱,表现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伴有甘油尿,以此为线索,临床初步诊断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行基因验证,最后明确诊断;  2.总结病例特点,追溯疾病的特质性线索进行靶向性基因检测,是遗传代谢病精准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3.发现FBP1基因2个可能致病的FBP1新基因突变,c.355G>A和c.960delG,预测分析有致病性,丰富了人类FBP1基因突变数据库。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5-16岁青少年儿童在不同眼屈光度数组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眼生物学参数的差异,主要包括眼轴(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以及角膜直径(WTW),探究在青少年屈光状态的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对胃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住院276例急性腹泻患儿,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观察GABAA受体α1及δ亚基在脆性X综合征模型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大脑皮层与海马区的表达变化,探讨GABAA受体的表达变化与FXS行为表型的可能联系,为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