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地震沉积学及成藏条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的深水区勘探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可以取得持续突破的关键。我国南海北部的琼东南盆地是重要的深水区油气勘探区块,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而在位于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内,已发现包括LS17-2、LS13-2等多个大型气田,证实了其是一个富生烃凹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意味着陵水凹陷中-深层仍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论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对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的沉积特征和成藏条件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后续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深储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铺垫。基于陵水15-2区块钻井资料缺少,地震资料丰富的实际情况,本论文通过对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陵水15-2区块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并借助邻区南北两个地震工区和部分钻井数据,结合前人关于陵水凹陷区域性地层发育、沉积充填以及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对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强反射岩性体展开沉积相分析、精细解剖“源-汇”体系要素组成,并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内油气成藏条件。沉积相分析结果表明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发育半深海沉积环境下的海底扇,呈朵叶状展布,总面积约710km2,其中东支海底扇与陵水15-2区块强反射岩性体吻合。该套海底扇由水道和朵叶体组成。其中,水道的地震相特征呈现强振幅亚平行席状反射,朵叶体的地震相特征则呈中振幅亚平行席状反射。“源-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梅山组沉积早期,陵水凹陷北部陆架发育一套低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在堆积到一定程度,受自身重力作用和陆架、陆坡坡度影响,产生滑塌或滑动,形成一定规模的沉积物重力流。重力流沉积物经下切水道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侵蚀下切作用,使得下切水道的形态呈现“U”型至“W”型的演化。由于作为沉积物输送通道的下切水道直接穿过了大陆坡,并延伸至陵水凹陷半深海环境中,使得重力流沉积物直接进入到深水稳定环境中沉积,形成朵叶状平面展布的海底扇。同时,结合地震剖面追踪和沿层均方根振幅属性分析,将海底扇刻画为四期。由于沉积物供给量以及输送路径的不同,四期海底扇的沉积范围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出进积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陵水凹陷成藏条件,并建立陵水15-2区块海底扇成藏模式:陵水凹陷崖城组和陵水组均存在烃源岩发育,对比有机地化、油源分析、烃源岩热演化史,表明崖城组的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和陆缘海相烃源岩两套烃源岩是主力生烃层,并在莺歌海组沉积时期进入干气阶段(Ro>2.0%),生成的天然气通过低强度活动的断层、层间裂缝以及区域不整合面等构成的输导体系持续运移至上覆梅山组海底扇中,由于在莺歌海组沉积后期,断层活动趋于停止,在断层下盘的梅山组海底扇储层北侧受到断层封堵,而其余方向则被上覆以及侧面的半深海相泥岩包围,内部的天然气不再逸出,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构成的天然气藏。
其他文献
面对造假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对新型防伪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光防伪材料隐蔽性好、发光颜色丰富可调且防伪效果直观,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传统单模发光防伪材料只能在单一激发方式下产生一种颜色的发光,易于被复制。而多模发光防伪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利用其在不同激发模式下的不同颜色发光可以实现直观、高效的防伪。其中,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可同时被紫外光和红外光激发
磷脂是一种经典的界面材料,独特的双层膜结构与生物膜高度相似,又没有生物膜的复杂结构。磷脂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平台用于研究膜通道和孔蛋白的功能和性质。此外,磷脂膜在生物成像技术、药物的靶向运输和药物释放等医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磷脂双层建立的纳米孔传感技术已经在DNA测序,酶活性检测和疾病诊断等有了深入的研究。但磷脂膜是依靠磷脂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维持,分子间作用力弱导致膜稳定性差,因此
[db:内容简介]
铁氧体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备受关注,在磁热疗、吸波材料、磁存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尖晶石型铁氧体的磁学性质与阳离子占位密切相关。纳米尺寸下,阳离子占位会随着尺寸的减小而表现出与块体材料不同的占位倾向。这为磁性调控和优化提供了思路,同时导致磁性发生变化的诱因也变得复杂。因此,研究小尺寸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尺寸、阳离子占位、磁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为理解磁性起源机制和拓展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
本文通过水热法,成功地使用两种铜源合成了具有高折射率面的凹面立方体Cu2O纳米材料。所获得的Cu2O材料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高度对称的形态并且具有高折射率暴露面。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和柠檬酸钠溶液的浓度,本文详细探讨了凹形立方体Cu2O的形成机理。醋酸铜作为铜源,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成策略制备了凹面立方体Cu2O。由于氧气对Cu2O不同晶面的吸附不同,{100}晶面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被选择性氧化蚀刻。最终,
基因编辑是对基因组实现定点修饰的一项技术,其中CRISPR/Cas9系统以其操作难度低、编辑效率高、编辑范围广、投入成本少等优势成为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并在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工作原理,论述了编辑效率的影响因素、编辑系统的转化方式以及编辑结果的分析方法;从药用植物基因功能鉴定和转录调控两个方向,着重综述了该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
二维材料是由单层或几层原子组成的一类层状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化学、物理和光电特性。其独特的结构使二维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光限幅领域,二维材料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很多缺点使它的应用受到限制,如所制备的器件掺杂不均匀,掺杂浓度低以及制备方法复杂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制备了功能化锑烯,氧化锑量子点和碲烯三种纳米材料,并制备了不同的光限幅凝胶玻璃固体器件,探
金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催化、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生物传感和荧光成像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金纳米材料除了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分散性和尺寸可控等方面的优势外,由于它的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可产生局域电磁场增强效应,可以实现表面增强拉曼和荧光的效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制备简单、表面修饰基团多样,具有比表面积大、毒性较低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等特点,现在已广泛应用于药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管道因稳定、安全、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的运输。尽管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失效问题不可避免。其中腐蚀是造成管道失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造成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管道因腐蚀而在壁面产生质量损失,形成体积型缺陷,这对管道安全服役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对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展开研究对管道的安全性评估和完整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非线性有限
目的探讨青春双歧杆菌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对常见致病菌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并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双歧杆菌组(n=43)和对照组(n=41),所有患者均予以一次牙周清洁治疗。双歧杆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含服3周,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炎相关指标、龈沟液(GCF)内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