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两高一低”现象严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消费结构既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领域的核心,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状况是否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消费结构的研究,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形成许多不同的观点。但专门对温江区居民消费作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就笔者视野所及,尚不多见。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1987年以来温江区居民传统八大类消费支出和归并后的三大类消费支出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动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温江区作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第一批试点地区,本文力图找出其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与其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系,通过对温江区居民二十五年来消费结构变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温江区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对温江区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对消费结构的内涵进行界定以后,本文将传统八大类消费归纳合并为生存型、享乐型和发展型这三个层次的消费。为了更好的分析和阐述消费结构的变动,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法将1987年至2011年这25年来温江区居民消费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八大类消费支出演变趋势进行阐述。随后,本文对温江区城乡居民三大类消费进行了阶段性规律特征的分析,并根据各类消费支出占比对温江区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进行了探究。在研究温江区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与其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时,将非农业人口比例作为衡量城市化进程的指标,对比不同时期居民收支水平、平均消费倾向等方面的演进趋势。采用ELES模型,对温江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需求收入弹性等角度,研究温江区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特征。运用双残差模型,对温江区非农业人口比重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对温江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总结。居民消费结构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很多,问题也很复杂,由于作者能力和水平所限,只能得到一些肤浅的认识。本文还存在许多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做更加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将温江区居民消费结构与其他省市、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