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两个英译本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eiwei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作。迄今,《传习录》的完整英译本只有两个版本,即亨克和陈荣捷译本。本文依据功能对等论以及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等理论,通过例证法、比较分析法和文本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语言与文化视角剖析《传习录》两个英译本的特色与得失。两位译者的翻译目的就是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经典,让目的语读者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因此二者在翻译策略上都采用异化译法,但也有辅之以归化译法。然而限于汉语水平,在词汇,句子,修辞等方面,亨克的译本出现了许多误译之处。译本中亦出现许多章节的删减。相比之下,陈荣捷的译本从语言与文化维度上更加忠实地再现了原作。对于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陈荣捷增加了必要的脚注加以说明,使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更加透彻的了解。
其他文献
英语抽象名词在英语新闻中被广泛运用,成为英语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抽象名词表意广泛、精确,具有抽象性,笼统性和表达简明,形象的优点。与新闻报道的准确,简明,生动的语言要
现今,文化交流在世界日益普遍。在全球化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对世界另一端的文化感兴趣。翻译可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把两地人文的距离拉近。输出电影和输入外语电影是文化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信息化的加剧,每年都有大量的英语法律文件被翻译成汉语。由于法律文本具有独特性,这使得法律译员面临巨大的挑战。鉴于这种状况,国内很多学者开始
“风火打捆”交直流外送是未来千万千瓦级风电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的重要方式之一,亟需掌握“风火打捆”交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特性及其机理。功角是反映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主要标志
随着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防雷接地施工手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防雷施工工作中,提出合理方式,将达到问题的优化解决。因此,在文章中,做出详细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