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碳酸酐酶Ⅱ构象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s,EC4.2.1.1)是一类含Zn2+的金属酶,能够高效可逆地催化CO2水合反应,并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碳酸酐酶Ⅱ(CAⅡ)是催化CO2水合效率最高,同时也是研究最为透彻的一类碳酸酐酶。它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与其结构及结构转换密切相关。因此,研究HCAⅡ对加深与碳酸酐酶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疾病形成原因的认识与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聚类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HCAⅡ在水环境中的构象变化过程,以期探讨其中所含的微观机制,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  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HCAⅡ在水环境中的运动,得到其动力学轨迹。通过对模拟轨迹的分析,我们选定特定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距离来表征loop结构(loop1和loop2)的运动情况。  其次,利用Wordom软件对模拟体系中HCAⅡ的loop结构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loop1和loop2都出现了多重构象,且构象之间可以相互转换。loop1出现了三种构象状态:关闭(类2)、半开(类1、类3、类4)和全开(类5)。而loop2在模拟中只出现了开(类1、类3、类4、类5)和超开(类2)两种构象状态。  最后,选用HCAⅡ的实验结构与我们模拟得到的构象进行叠合,结合模拟分析的数据,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模拟中,有一半的构象允许CO2通过,一半的构象则不允许CO2通过。由允许CO2通过的构象到不允许CO2通过的构象之间转换所需的最长时间约占总时长的20%,这意味着有足够的时间允许CO2通过,但是CO2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入HCAⅡ,因而HCAⅡ的构象变化以及其结合CO2配体更倾向于构象选择机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构象诱导的因素:一旦CO2进入结合口袋,loop1就会关闭阻碍活性口袋,CO2位于活性口袋中,且氨基酸残基His-119、Leu-198、Thr-199和Trp-209会将CO2固定在活性口袋中。此结果修正了我们之前对于配体结合构象变化机制的认识,对于今后HCAⅡ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标准模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预言的数值结果和实验值能很好的吻合,然而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例如无法解释中微子有质量,没有暗物质粒子的候选者,存在Higgs质
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印刷电路板封装、材料处理、航空及医学工业等工业领域。在实际生产中,随着被处理样品尺寸的增加,等离子体应用的最大挑战就是等离子
粒子物理是一门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这些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粒子物理已经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深入到了微观领域,极大的开拓了人类的视野。粒子物理
活动星系核是宇宙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天体,活动迹象比较活跃,而且亮度高,能够放射出高能X射线、γ射线和红外辐射,观测到喷射和爆发的现象。  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活动星系核
Ac Stark移位是将能级的移动反映为在非零频率的电场中原子所获得的动态极化能量。而在多能级系统,绝热近似是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利用它可以产生一个有效哈密顿量,但在许多情况
Fe-N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其矫顽力也非常低,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是很有潜力的高密度磁记录写入材料的候选者。研究表明,铁的氮化过程中,实验条件(氨氢比、氮化温
致密星是恒星演化末期的最终形态,中子星便是其中的一种致密星,它是研究极端物理条件下高密核物质物理的“天然实验室”,也是低温物理的“实验室”,对高密核物质的特性和致密星体
学位
本论文利用LHCb实验数据研究Λc+→Λπ+衰变中的直接CP破坏。LHCb是一个位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专门用来研究重味强子衰变的实验。本分析中所用到的数据是LHCb实验于
时序网络与静态网络存在很大的区别,时序网络中时间因素的引入,给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带来了许多的挑战。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往是基于静态网络来研究的,然而,静态网络中完全忽略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