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农业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实现了经济起飞并持续了长达3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其长期持续的势头令各国刮目相看,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也成为了发展经济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人口学家与众多国内经济学家们警告中国的未来经济增长将会被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所负面影响,人口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将转变为人口负担,从而使中国进入“未富先老”的尴尬状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现在中国都享受到较强的劳动力数量增长,但未来人口结构走势预示了劳动力增长从现在开始将会放慢,绝对数量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出现下降。本文在第二章分析了这些人口转变特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本文认为:第一,虽然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加深,但是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相当程度时的自然产物。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及其他科学技术技术的进步大幅提高了人类的预期寿命、降低了人类的死亡率,伴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且快速的下降,社会中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升,从而使得社会不断趋向老龄化。因此人口老龄化并不是单单中国一个经济体会遇到的事情,而是世界各国普遍已经、正在或将会遇到的问题;第二,尽管中国面临这样的人口特征约束,但是中国仍然很有潜力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去克服这样的人口转变约束,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概况以及各种人口转变特征事实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可能影响与形势展望之后,试图从宏观视角下探到相对微观的领域,使用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去尝试着探索中国省际老龄化人口指标对于省际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粮食产出增长率以及肉类产出增长率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认为农业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基础,而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相关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讨论,只是这方面的讨论多是定性的讨论。因此本文采用了定量的计量分析方法,以期能够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参考众多关于老龄化和经济增长的文献以及其它经济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初步预期老龄化人口指标对第一产业产值、粮食产出增长率以及肉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影响。对已有文献的计量模型进行相当程度的延伸和拓展之后,我们的结果显示,总体上而言,老龄化人口指标对第一产业产值、粮食产出增长率以及肉类增长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即老龄化人口指标先会促进这些农业产出的大增长,等到老龄人口比重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才会转为对这些农业产出指标进行负向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驴及其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销量逐年增长,价格一路走高。佳米驴是我国的4大驴种之一,其优良的特性被人们所熟知,因此佳米
目的:研究维药昆仑雪菊多糖(KSC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滴丸组(阳性对照,1.5
在"全民健身,科学健身"这个时代背景下,国民花费在健身当中的钱财越来越多,品味层次不断在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私人服务,来满足他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因此,本文将通
世界经济已全面进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时代,探讨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
分析了非单色点光源杨氏双缝实验中屏上出现衬比度为零的区域的原因.从以光程差定义的衬比度为零和波列长度小于光程差使波列不相重叠两个角度进行了解释.
自2003年开始,政府对房地产业持续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力度和范围一年比一年大。从总体上分析,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已改变了中国房地产业的某些发展轨迹,房地产业正在进行转型
小教专业毕业生的入职状况表明,必须加强小教专业的学科课程建设。小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应分为教育类、学科综合类和执教学科类三大类;执教学科类专业基础课程由言语类、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负担着14亿人口粮食安全重任。在由人口增长带来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措施、发展精准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
文章在分析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国家认同建构中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建构的路径和方法。
蔬菜产量和品质受种植过程中施肥水平、肥料种类和种植年限等因素影响。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不仅能够实现减量施肥,也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随着蔬菜地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