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中子诱发232Th裂变的发射中子前碎片质量分布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x2009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子诱发锕系核裂变,在核反应机制研究,以及在核能的有效利用等方面,都是核物理学家们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射中子前碎片质量分布是关联裂变前、裂变后现象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可为裂变机制的研究及裂变后产物的定量描述提供重要的信息。由于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目前对核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使钍基核燃料利用的重要性突显,开发利用储量大于铀基核燃料的钍基核燃料越来越受到关注。钍基核燃料具有232Th/233U转换效率高、在热中子堆中也能增殖、产生较少的高毒性放射性核素、有利于防核扩散、钍和氧化钍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所以对中子诱发232Th裂变的发射中子前碎片质量分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能中子诱发232Th裂变发射中子前碎片质量分布的调研表明:(1)在低能中子入射情况下,初始碎片质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双峰结构特征;(2)在中能中子入射情况下,初始碎片质量分布则逐渐过渡到三峰结构;(3)在中低能中子入射情况下,碎片质量分布的不同结构所对应的峰、谷位置及其峰谷宽度明显具有入射能量相关性;(4)在中能中子入射情况下,裂变前蒸发的中子数明显与入射能量相关。针对中能中子诱发232Th裂变的土述诸特点,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很好的理论模型能定量描述。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实验之特点及以前工作基础,提出了唯象裂变势模型。该裂变势模型由以前的三个谐振子形式扩展到五个谐振子形式,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可得到该模型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通过分析初始碎片质量分布的峰、谷位置及峰谷宽度等实验信息,得到了这些量与入射能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裂变截面等相关信息,提取了裂变前蒸发的中子数目与入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在上述基础上,本工作已经没有任何可调参数,能较好的重现实验上所有的中能中子诱发232Th裂变的发射中子前碎片质量分布研究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比现有国际上各理论模型及程序计算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结果更好地符合实验数据。对于没有实验数据的入射能点,本文也能给出合理的预言。此外,基于本文提出的模型,首次预言了发射中子前碎片质量分布由双峰结构向三峰结构、及三峰结构向单峰结构过渡的临界能区。本文的工作,可为进一步开展裂变机制及裂变后各物理量的定量描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叶面喷施尿素,能迅速及时地满足果树对氮素营养的需求,但由于某些商品尿素含有对柑桔具植物毒性的缩二脲,喷后可能发生叶尖黄化。美国佛州和加州的研究者已分别得出结论,即
ITER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项目是未来实现从热核聚变实验上升到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为人类更好的研究核聚变反应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热核聚变
锕系核在核能应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238U是锕系核中非常重要的核素之一同时在乏燃料的含量中238U也是最多的核素(高达95%),研究中子诱发238U各种反应截面、能谱及出射
在Purex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中,TBP溶剂萃取体系会受到辐射损伤及化学试剂的作用而发生辐射和化学降解,从而产生一系列暂时性辐解产物及永久性辐解产物,前者通常可用碱洗除去,而
为了研究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导叶设计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N-S方程及k-ωSST湍流模型,对节段式多级离心泵的水力部件建模,进行全三维流动数值计算,得到其外特性曲线,并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 Reactor)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项大型国际间的合作项目,其目标是研制一个可自持燃烧的托卡马克装置,用以证明
金融资产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无形权利,并且是可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而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在投资
蒸汽冷却器是用来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多余过热蒸汽加以冷却处理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保证蒸汽动力装置启停和低负荷工况稳定运行,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蒸汽动力装置的安全可
1990年Weinberg提出用手征微扰论逐级构造核子相互作用势能,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相对论有效场论框架(Lippmann-Schwinger方程(LSE)等)来研究计算核力及核子系统物理性质的重要建
沙漠化属于全球性环境恶化现象,国家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动态以便进行科学防治。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评价指标选取不恰当、权重不客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