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莫言是一个极富反叛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家,他突破了传统的文学范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对历史的书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莫言打破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是一个极富反叛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家,他突破了传统的文学范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对历史的书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莫言打破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和官方历史的历史叙事模式,他将生活在社会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推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他感觉描写和想象的天赋,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真实具体地讲述了底层人生活的苦难及其面对苦难作出的不同反应,通过对“过去”和“现代”的苦难书写,揭示出人生存的苦难本质,将苦难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另外,莫言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书写禁忌,将暴力、性、丑陋、病态等传统文学排斥和回避的内容纳入作品并进行细致的描写。同时,他还塑造了一批充满原始生命力、自由奔放的农民形象,通过这些早期农民的敢爱敢恨、敢作敢当、侠义正直,反衬出后代的懦弱无能、精神萎靡,传达出作者对“种”的退化的深深忧虑,这也使莫言的作品具有了历史和当下的双重意义。莫言在形式上的创新也令人称赞。他将传统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文学创作手法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特色。在叙事人称上,莫言对他善用的第一人称进行改造,推出“我爷爷”、“我奶奶”这类复合人称,使叙述更加灵活自由而又不失真实;叙事时序上,莫言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叙事策略,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单调有序的叙事时序,使故事时间呈现出破碎凌乱的面貌;叙事语言上,莫言立足民间,大肆运用民间语言,在彰显民间话语的同时反映出主流话语对民间话语的侵蚀。当然,形式只有服务于内容才能创造价值。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叙事时间的颠倒、错乱,作品语言的民间化、口语化等,都为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真实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从文学中视觉叙事的角度切入,对新世纪文学所呈现出的诸多视觉化的叙事特色进行较为细密的考察,以探讨在视觉文化笼罩下,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所做出
<正>序千百年来医学不断探索,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良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一直是医者的神圣使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生活方式发
书写乡土经验与关注当下社会问题是贯穿贾平凹作品始终的两个重要主题,乡土经验为其反思当下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和场域。作为一位有着自觉现代意识的作家,其在书写乡土经验的
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模型与方法、评价指标、若干概念与技术程序、评价单元划分、RS与GIS应用、成果应用及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并展望
80后作家的小说创作是80后作家创作的主要成果。在80后作家的小说中,蕴涵着这一作家群特有的文学气质——诗意的写作、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对孤独、哀愁的别样诠释。80后作家
陈维崧才情雄富,诗、文、词的成就都很高,而尤以词扬名于世,为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对清初词风的嬗变和清词的中兴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陈维崧所处时代及生平和思想,
本文从言说方式的角度出发,以《左传》用《诗》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于《左传》中赋《诗》、引《诗》两种比较重要的诗歌言说方式的文本解读,分析《左传》用《诗》的特点及
本文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主要研究了径向滑动轴承流固耦合运动机理及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以Reynolds方程的结构分析与近似解析求解为基础,以滑动轴承动态油膜力的结
本文对欧洲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缺陷认定规则进行了介绍分析,试图从中吸取适合我国实际的立法经验,希望这些能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作用。文章从比较法的角度剖析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所关注的热点。利用ASP提供的内置对象以及可以同ActiveX组件捆绑在一起的特性,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学生身份验证、作业发布、作业上交